第135章 林志北立言明志

任凭洪七公如何揶揄,林志北都是一副笑脸相迎,待对方来到自己身边时,这才刻意闪避一下,侧身朝厅外引去。

“没趣,你这娃娃比起蓉儿来没趣多了。靖儿、蓉儿,你们也随老叫花子我一起来吧!”

“这……”

林志北只略带迟疑,可随即就是果断的闭紧了嘴巴。

舱房落于船尾,待一行五人推开房门走进之后,屋内正襟危坐之几个道人,明显都愣神一下,随即齐齐就将目光投向了最后面的林志北身上。

可他们得到的,只是一双略带无可奈何的眼神。

众人一番相互招呼后,待齐齐落座后,马钰不由又暼了林志北一眼。

郭靖为人如何,马钰还是信得过的,更何况他现在也算是全真的门人了,只是这小女娃子。

马钰不由苦笑一声,可随即想到对方身后的两座大山,其心中不免也就释然了几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赶,是不能赶的。

如果能够拉拢一番,……

要不,还是交给志北来处理吧。

“志北办事,一向最得我们心意,此事不如就由你来说吧。”

“啊!……”

这是又来甩锅了??

林志北不知道今天已经几次抚额了,可看马钰等人的表情,他就知道这次又是躲不过去了。

见众人都齐齐的看了过来。

于是乎,他赶紧就是将目光投到了郭靖、杨康身上。

“郭兄、杨师兄,你们可知各自名字之由来。”

杨康闻言,嘴角不由一抽,更觉无聊至极,若不是这屋里有一众长辈,以及是林师弟提问,他可能早就拂袖而去了。

名字?

本王所厌者,正是这个名字也。

杨康虽没兴趣回答,可郭靖却是相当的积极。

“从小娘亲就说,我的名字是丘道长帮忙取的。取了靖康之难的靖,杨贤弟取了康字,好让我们不忘汉人身份,铭记靖康之耻。”

郭靖话音落下,屋内瞬间无声,就连一向活泼俏皮的黄蓉,也是默默的低头站在那里,没有半分的跳脱。

杨康自觉感触不深,可也没在这时去触霉头。

林志北见众人表情,心想大事可期。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郭兄你可知,除徽钦二帝之外,赵氏皇族、后宫妃嫔、朝中贵卿大臣等,共三千余人被虏金国,东京城中所有公私积蓄更是为之一空。堂堂一国之后,行牵羊礼。一国公主,更是落得谷裂而死。这非是赵家一家之耻,更是我大宋之耻,是我等汉家儿女之耻。……”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便最重气节,更有“士可杀不可辱”的傲骨。但是“牵羊礼”一出,尤其是牵着当时象征整个华夏民族的赵氏皇族,这可谓是直接将华夏儿女的气节给按在地上摩擦了。

林志北前世时虽是个混不吝的存在,可每每听到这“靖康之耻”,都恨不得早生一千年,提刀上马和金兵狗贼一决生死,以扞卫我华夏儿女之尊严。现在终于得偿所愿,又兼武功大成,他又如何能够忍下这口气来。

林志北越说越是激动,郭靖此时也是被他感染,眼眶早就润湿,他母亲大字不识,他几个师父都是最重脸皮之人,每每与他提及此事,也只咬牙切齿一笔带过,那有此刻林志北说的详细屈辱。

此时屋里一众人等,亦如郭靖一般振,就连一直漠视的杨康,此时眼神也是一片冰冷。

他自小在金国王宫养大,纵使揭开身世至今,他心中还是偏向金人为多。可因其母血脉,他也没像一众金国皇胄般,做过多少欺压宋人之事,但若一时让他代入宋人其中,恐也难以接受。只是冥冥中,他竟莫名有种恶心欲吐的感觉。

可众目睽睽,杨康只能闭嘴强忍,其心中却是不停安慰自己。

都是赵家小儿昏聩无能,若我大宝,宋人岂有如此之辱。不,不,我若荣登大宝,该为金帝才对,宋人一向孱弱,我之不屑。

殊不知他会如此去想,皆乃林志北一字一句,皆蕴含道家九字真言于中。若不然,杨康可能表面嘁嘁,其内心依旧风平浪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