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若是皇帝愿意加强军备,全力抵御外敌,何愁不能战胜蒙古国?
从他提拔重用贾似道来看,这皇帝多半是识人不明,用人不淑的糊涂虫。
就在杨过沉思之时,殿内的赵葵已领命退回列中。
赵昀眼神如炬,凝视着吏部尚书郑清之,声音低沉地问道:“郑爱卿,近来官吏考核结果怎样?可有堪当大任者?”
郑清之身材魁梧,身着深紫色官服,神情肃穆。
他稳步出列,拱手施礼,答道:“陛下,经吏部详查,有数位官员表现卓越,政绩卓着。”
“其中,临安知府吴潜,于治理地方、安抚黎民颇有建树,当可擢升。”
“另有监察御史洪咨夔,刚正不阿,敢于犯颜直谏,在查处贪腐要案中厥功甚伟,亦可斟酌擢用。”
宋理宗微微颔首,沉思须臾后道:“吴潜可升任户部侍郎,辅佐钱尚书处理庶务。洪咨夔可升任右谏议大夫,续为朝廷监察百官。”
郑清之领命后,朝堂之上又就些许杂务展开了商议。
随着日头渐高,宋理宗感到有些疲惫,他揉了揉额头,宣布退朝:“今日议事到此为止,众卿若还有要事,可随时上奏。”
这时,一位身穿绯袍的官员出列,拱手问道:“陛下,这二位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会出现在朝堂之上?”
赵昀还未开口,杨过抢先说道:“明教教主木易!”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明教?就是那个被朝廷视为魔教的明教?”
“魔教怎么敢公然闯入朝堂!”
“哼!反贼可不就是这般做派吗?”
“不好!这是魔教贼人挟持了皇帝陛下,快护驾,护驾。”
......
“闭嘴!” 杨过冷哼一声,施展传音之术,瞬间将纷议之声压下。
接着目光扫视着一众文武:“你们当中,有人在暗中勾结蒙古人,针对我明教痛下杀手。”
一位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说道:“我等为朝廷效力,自当奉命行事,又有何罪?”
公孙清冷哼一声,向前踏出一步,目光如炬:“奉命行事?我明教为对抗外敌流尽血汗,而你们却在背后痛下杀手。”
年轻官员面色坦然,语气沉稳:“魔教不服朝廷王法,朝廷自当剿灭。”
赵昀顿时吓得面色如土,声音颤抖地喝道:“文宋瑞,速速退下!”
“文宋瑞!” 杨过默念一句,心中想着难道是他。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朝堂上一片混乱。
一众文武官员,有人义愤填膺,为自己辩解;有人低头不语,心中忐忑不安;还有人偷偷观察着局势,试图寻找脱身之计。
这些人不同的反应,尽皆落入明教探子的眼中。
赵昀看着这一幕,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若不尽快平息这场风波,后果将不堪设想。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一位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入大殿。
他脚步急促,在门口摔了一跤,却又连忙爬起来,一路小跑来到御阶前,扑通一声跪下,气喘吁吁地说道:“陛下!蒙古国使者在宫外求见,说是有重要之事要与陛下商议。”
赵昀闻言,心中一紧,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杨过,见杨过也正看着自己,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正在等着看他如何应对。
“宣他们进来吧。” 赵昀无奈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小太监领命而去,不一会儿,蒙古国使者带着一群护卫大踏步走进大殿。
为首的使者身材魁梧,身着华丽的服饰,脸上带着傲慢的笑容。
待杨过看到跟随在使者身后的二人时,瞬间眼中寒芒一闪而过,心中杀意升腾而起。
身旁的小龙女察觉到异样,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臂,眼神中满是关切。
察觉到妻子的目光,杨过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情绪。
蒙古使者大摇大摆地走到大殿中央,扫视了一圈众人。
目光在杨过和小龙女身上停留片刻,脸上的笑容愈发嚣张。
他操着生硬的汉语说道:“早就听闻,宋国的朝堂热闹非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不过,我大蒙古国铁骑即将兵临城下,宋国皇帝,你若不想生灵涂炭,就乖乖答应我们的条件。”
赵昀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嗫嚅着嘴唇,刚想开口,却被杨过抢先说道:“区区蛮夷,也敢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