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香江吸引着我……也许……
可能有更多的也许,但不管怎么说,这段经历它将永远、永远地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永不磨灭,真的!”故事说道这,刘述栋是一脸的感慨万千。
刘勇也是由衷地佩服道:“十五叔,这古今成大事者必有异于常人之举,正是您有这样坚韧不怕、敢于冒险的精神才能帮助咱们刘氏一族在香江创下这么大的基业!”
“是啊,十五叔,我三哥说的对,'刘氏海外投资'有今日的规模,您是居功至伟!”刘本成也奉承道。
“呵呵,你们俩也别给我戴高帽,我有几斤几两我自个儿心里清楚。
是,我承认咱们刘氏在香江的基业有我一份功劳。
其实,贡献最大的是你们的大伯。
是你们大伯这个船长掌握好了大方向,我们这些人只是顺着他指明的方向在前进而已!”
“十五叔,故事才说到一半,那您后来怎么着了?”刘本成听得津津有味,他最想听刘述栋后来到香江的故事。
“在南去押运途中,在我们邻近的车箱内又多了些啼笑皆非的故事……”刘述栋又接着讲道。
怎么滴呢!
原来是一头母牛竟在途中生下了一头小牛犊。
刘述栋当时就心想:“连怀孕的母牛都未检查出来?这业务水平也真够差劲的啊!”
好在列车正在南湖境内,当地农民视牛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处理这头小牛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
这个小牛犊就被这些粗心的人们当着“包袱”奉献给了当地的一个农民。
“天下掉下小牛犊”真是喜煞人,那农民受宠若惊,连忙作揖致谢。
不过可亏了这头小牛,刚一出世便离开了妈妈,没有奶吃,不知往后的日子该如何过为好?
而失去牛犊的母牛也因涨奶而哞哞乱叫唤。
在韶关编组站,火车进行了赴香江前的最后一次编组,这次刘述栋他们被编在最前面,成了“领头羊”紧挨火车头。
那年10月29日上午十时许,刘述栋他们经过九天八夜的漫长旅途,列车到达粤省三元里车站邻近抗Y纪念碑。
离香江越来越近,刘述栋他们都无比兴奋……!
但没想到的是铁路方面突然通知他们,说刘述栋们已完成了押运任务,因前方到站是宝县,属边境地区,没有特别通行证是不允许前往的,更不用说到香江了。
这真是给了刘述栋他们当头一棒,感到非常遗憾,抑或有些愤然,这算哪门子事呢?!
刘述栋一行就这样带着行李,披着羊皮大衣,顶着烈日,裹着一身牛燥味,拖着疲惫的身躯,满脸憔悴在粤省车站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步行来到就近的粤省外贸招待所。
“好家伙,打一进门就引来服务员的白眼,她们对我们这帮浑身臭烘烘、脏兮兮的“土包子”嗤之以鼻。
并一再告诫我们要注意卫生,不要弄脏沙发和床单,我们如此艰辛却换来这种待遇!
要知道没有我们这般“熊样”,香江同胞哪来的牛肉吃!
说也奇怪,自那以后我和香江结了缘,产生了今生一定要到香江去的决心。
回来后我就开始关注香江动的态,分析香江的走势,了解香江历史,掌握香江知识,成了我生活中的组成部分。
直到几年后,咱们刘氏发展越来越壮大,需要布局海外。
你们大伯在家族内部会议上提议,选拔一部分家族子弟先期前往香江发展。
而我那会儿刚好大学毕业而且是经济专业,又对香江相对的了解,就成了负责人……”
“让我们'刘氏海外投资'在香江站稳脚跟的第一战,就是你们大伯提议布局的'九龙仓',就这一次让我们'刘氏'在香江名气大增。”刘述栋面露得意地说起了当初让他一举成名的“九龙仓”。
“九龙仓?不是包氏家族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吗,这还跟我们有关系?”刘本成就是金融领域里混饭吃的,当然也听说过这么经典的商战。
当年九龙仓属Y资财团怡和系的大洋行。
其旧址成为了后来的九龙地王,而当时的情况是九龙仓股票却被严重低估。
若是合理开发,前景肯定辉煌。
正是因为这样。
当年,包宇刚看好这一点,李家诚亦看好;
包氏欲夺,李氏欲购。
结果李家诚最终成全了船王,掀起轰动一时的九龙仓战役。
九龙仓不是严格意义的仓库,而是香江最大的货运港,拥有深水码头、露天货场、货运仓库。
1886年保罗·遮打牵头在九龙设立码头仓库,怡和洋行是其大股东之一。
作为怡和系的一家上市公司,它与置地公司并称为怡和的“两翼”。
九龙货仓有限公司的产业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及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以及酒店、大厦、有轨电车和天星小轮。
历史悠久,资产雄厚,可以说,当时谁拥有了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江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及过海轮渡。
当年九龙仓的母公司怡和,与和记黄埔、太古集团、会德丰并称为香港四大洋行。
怡和在四大洋行坐大,怡和大班同时又兼九龙仓主席,可见九龙仓在怡和举足轻重。
那时,香江是Y资本财团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