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纳贤令,科举制

最终。

“星嫔,不是说,还什么你来伺候朕沐浴更衣的吗?”

“陛下……”

“讨厌了~”

“哈哈……”

……………………

“陛下,我大秦六十万虎狼之师,浩浩荡荡,已于昨日,在白起将军,以及王翦将军的率领之下,前去平定收复整个司隶州,但,现如今,我大秦都城咸阳文官储备人数稀少至极……”

金銮殿。

大秦帝国重新崛起于天下世人眼中的第一个早朝之上。

大殿之内虽文武百官,但,相比于右侧武将一列的将星璀璨,更是由三大神级历史名将,蒙恬、李信、典韦三人为首,文臣一列简直少的可怜,不过寥寥数人,屈指可数。

没办法……

谁让整个原大汉朝堂之上,几乎所有的文臣都早已被清理一空,经过重重筛选之下,能附和条件的也就只剩下这区区几个人了。

别说是朝堂文臣,就连咸阳城中小史那也是颇有稀缺。

一朝天子一朝臣。

现在的大秦于昔日不同,一切都要重头来过,帝国,一切都还处于百废俱兴的阶段,人才,特别是那种善长治国之道的人才,少之又少,寥寥无几,于大秦现有的强大军事实力,雄兵百万,威震天下,极其的不符。

嬴玉一袭黑色帝袍,头戴象征着帝王身份的金玉冕冠,面色淡然,高坐在大殿最上方龙椅之上,目光直视下方一众文武群臣。

在他的心中,对此,早已有了一定的计划……

“陛下,臣等以为,我大秦此刻,最应该做的就是拉拢世家,在我大秦咸阳都城,以及刚刚收复的数座城池里,及城郊之地,大肆举行举孝廉,由各城世家举荐人才,入朝为官,名额可以比以往提高数倍,如此,一来可以拉拢各大世家,稳各城民心,二来,还可以大大的缓解我大秦都城咸阳文官储备人数极其稀少之忧患,三来,还可以向全天下彰显我大秦求贤若渴之意!”

金銮大殿之中,数名文官皆是微微弯腰,一脸的恭敬之意,由其中一名文官做代表,郎声而道。

所谓举孝廉,乃是汉朝历来流传至今的传统选官制度,各地方每隔一年或者两三年,都会有当地位高权重之人,亲自选出人才,入朝为官。

而所谓的位高权重之人,一个个皆是世家之人,由他们所选出的人才,自然也同是世家子弟,寒门书生,不论你是再如何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名额都早已被那些各大世家给死死锁定,也休想妄想踏足这官场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