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2章 想方设法

水分充足,阳光正好,田里的稻苗几乎是一日一个模样,别农人们欢喜的合不拢嘴,就是城里的富贵闲人们,也愿意出来走走。</p>

</p>

干净平整的水泥大道,坐上马车,吹吹风,看看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稻田,最后到粮囤村外的山神庙上一炷香,买几块冰镇西瓜吃,简直是最好的享受了。</p>

</p>

粮囤村口的茶馆,在村里西瓜和甜瓜收获之后,就从茶馆换成了瓜馆儿,所有客人几乎进屋必点的都是瓜果,有些身家丰厚的,还会点个果盘儿。</p>

</p>

今年,京都四周很多农户都种了西瓜,西瓜的价格比之去年可是降了很多,几百文就能买一只。</p>

</p>

但林家的西瓜却依旧是十两银子一只,拳头大的甜瓜二两一个。偏偏买的人依旧是打破头,而且常常打破头也买不到。</p>

</p>

原因很简单,林家出产的所有果子青菜西瓜香瓜,好似当真被山神爷偏爱一般,有股不出的清甜,吃下肚神清气爽不,很多人甚至传他们一些毛病都吃好了。</p>

</p>

自然,也有人大伙儿是把林家神话了。</p>

</p>

可无论如何,粮囤村的出产就是贵,就是供不应求。林家也不贪财,无论是瓜果还是青菜,下来什么都是先送宫里,然后是交好的几家,还要供给学院的学子们,自家村民和狼头山那边的工匠,甚至是各处学堂,最后才是送到村口茶馆分一分,卖一卖,所得银子就留着给各处学堂用来贴补续学童们的纸笔。</p>

</p>

认真算下来,真是没有一文钱落在林家口袋。</p>

</p>

这也是很多文人墨客,普通读书人,都愿意来这里走一走,吃点儿瓜果的原因。</p>

</p>

他们花了银子,得了好处,最后又做了善事。</p>

</p>

这一日,茶馆里也是人头济济,宾客满堂。</p>

</p>

茶馆前边的门板都卸了下来,后边也打通了两扇大门,屋角还放了冰盆,所以即便客人不少,也没谁流汗喊热。</p>

</p>

两个中年文士下了马车走进茶馆,占了最后一个桌儿,笑着喊伙计要了一只果盘儿。</p>

</p>

很快,伙计就乐颠颠送了一只一尺直径的白色瓷盘,盘底铺了细碎的冰块,冰块上摆了四西瓜,八块削皮甜瓜,一把艳红的樱桃,两只去核去皮的水蜜桃也切了块儿。</p>

</p>

另外还有两只白瓷碟儿,两副银叉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