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御前对质·医案翻盘

乾清宫的蟠龙柱在晨光里投下斑驳阴影,柱身雕刻的龙鳞仿佛活了过来,在光影中流转着暗金色的光泽。丹墀下的青砖被历代朝臣的皂靴磨得锃亮,泛着温润的包浆,每一道细微的划痕里都藏着岁月的沉响。

苏晚站在文官队列末位,袖中紧紧攥着那叠病历纸,粗糙的纸页边缘硌得指腹发疼,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她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如擂鼓般撞击着胸腔,震得耳膜嗡嗡作响,却比任何时候都清醒——今日这朝堂,是活死人医馆与李敬之的第一仗,退无可退。

“升堂。”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玄色龙袍上的金线在晨光中流淌,声音像浸了冰的玉,清冽而威严,“刑部尚书陈卿,且将赵知远案始末奏来。”

陈大人躬身出列,朝服的褶皱随着动作层层漾开:“回陛下,赵知远身为晋州转运司管事,私藏控心散账本,指认主谋为晋州转运使李敬之。然李大人当庭否认笔迹,称账本乃伪造。”

丹墀前,李敬之宽袖下的手指微微蜷起,骨节泛白,嘴角却挂着从容笑意,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他撩起官服前襟,动作行云流水般跪下行礼,声音清润如泉,带着刻意的温和:“臣前日见那账本,只觉字迹歪斜粗陋,与臣平日用墨大相径庭。恐是有人仿冒臣笔迹,构陷朝廷命官。”他抬眼扫过苏晚,眉峰微挑,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更可笑的是,指证之人竟是个民间医女。陛下,这医馆开得再妙,断案可非她所长。”

朝堂里响起几不可闻的私语,如同风中的蚊蚋,细微却刺耳。苏晚望着李敬之腰间晃动的金鱼袋,袋上镶嵌的珍珠在晨光中闪烁,突然想起赵知远被押走时,喉间那声“李大人救我”的嘶哑——这老狐狸早备好了退路,想用身份压垮她这个“草民”。

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龙涎香与朝服熏香交织,反而让她更加镇定。向前半步,衣摆扫过青砖发出轻微声响:“陛下,草民有一物可证账本真伪。”

“呈上来。”皇帝抬了抬下巴,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审视与探究。

苏晚将牛皮纸包递与上前的内监,纸包展开时,十数张泛黄的药方在案上铺开,墨色深浅不一,却都清晰落着“李敬之”三字。“这是草民从晋州医馆旧档里寻来的。”她声音沉稳如钟,穿透朝堂的寂静,“李大人任晋州转运使三年,常替百姓写方抓药。草民比对过这些药方与账本签字——笔锋起承、捺脚弧度,连墨渍晕染的位置都如出一辙。”

李敬之的瞳孔微微收缩,如被石子惊起涟漪的湖面,旋即又恢复平静,轻笑出声:“苏大夫倒是好手段,为攀诬重臣,连旧药方都翻出来了。”他转向皇帝,叩首道,“臣在晋州时确常替百姓写方,但这与账本何干?难不成有人偷了臣的药方,便算臣的罪?”

“启禀陛下!”一声尖细的喊喝从东侧队列外传来,像一把生锈的锥子划破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