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鄢懋卿的天堂

“鄢大人,这是扬州府及两淮盐运司近三年盐引、盐课、商税、船钞等项的总账副本,请大人过目。”宴席之后,李茂才亲自捧着一摞厚厚的账册,恭敬地呈到鄢懋卿下榻的驿馆书房。

鄢懋卿随手翻了翻,并未细看。

这些账目,在来之前,严世蕃早已通过秘密渠道给他透了底,哪些是能动的,哪些是虚的,哪些是给嘉靖看的“面子”,哪些是留给严党的“里子”,他一清二楚。

“李大人辛苦了。”鄢懋卿放下账册,端起茶盏,慢条斯理地撇着浮沫,“账目嘛,自然是要核的。不过,本官更关心的是……积欠。”他抬眼,目光如电,“据本官所知,两淮盐课历年积欠,数目惊人啊。朝廷用度维艰,边饷、赈灾、宫用,处处等米下锅。陛下为此夙夜忧叹,我等臣子,岂能坐视?”

李茂才心领神会,立刻躬身道:“大人明鉴!积欠之事,下官等亦日夜忧心!奈何盐商疲敝,市面萧条,催缴艰难。不过……”他话锋一转,脸上堆起笑容,“大人奉旨钦差,雷霆手段,定能震慑宵小!下官等已晓谕各总商、纲首,务必在半月内,将历年积欠,按……按大人定下的新章程,如数清缴!绝不敢有半分拖延!”

这“新章程”,自然就是鄢懋卿抵达后,在“详查”账目后,“体恤”盐商不易,却又“为国分忧”而“酌情”提高的税额和罚息。

表面上是“清欠”,实则是巧立名目,狠狠割上一刀。

“哦?”鄢懋卿嘴角勾起一丝满意的弧度,“李大人果然深明大义,雷厉风行。如此甚好。只是……”他放下茶盏,声音转冷,“本官丑话说在前头,若有那等冥顽不灵、心存侥幸、或妄图转移隐匿资产的奸商劣贾,本官也绝不姑息!该抄家的抄家,该流放的流放!朝廷的威严,不容亵渎!”

小主,

“是是是!大人放心!下官等定当全力配合,绝不让一个刁商漏网!”李茂才连忙应道,额头却已渗出细汗。他知道,鄢懋卿这话,既是说给盐商听的,也是说给他们这些官员听的。谁要是敢阳奉阴违,或者私吞了本该上缴的份额,下一个被抄家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接下来的日子,扬州城乃至整个两淮盐区,陷入一片“催缴”的恐慌与喧嚣之中。

鄢懋卿坐镇盐运司衙门,每日里召见各路盐商、纲首,恩威并施。

听话的,乖乖奉上远超“新章程”规定的巨额银两,换来鄢大人一句“忠义可嘉”的评语和一纸可暂时保平安的“完税凭证”。

稍有迟疑或面露难色的,轻则被呵斥斥退,重则被当场锁拿,家产查封。

盐商们叫苦连天,却敢怒不敢言。

依附严党的官员们,虽然心疼被割走的“肉”,但想到鄢懋卿背后站着严阁老,想到自己日后还需仰仗严党庇护,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强颜欢笑地配合着钦差大人“为国敛财”,同时变本加厉地将压力转嫁到更下层的盐丁和灶户身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

鄢懋卿看着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子、一叠叠厚厚的银票流水般涌入临时设立的“钦差税库”,心中既得意又冷静。

他清楚,这些钱,大部分是要解送进京,填进嘉靖帝那永远也填不满的内帑和户部空虚的国库,用以粉饰太平,支撑那位修道皇帝的奢靡与朝堂的运转。

这是他的“公事”,是严嵩派他出来力挽狂澜、挽回圣心的关键任务。

但鄢懋卿并非只为严嵩和嘉靖打工。

他有着自己的盘算。

严嵩这棵大树,看似根深叶茂,但经陈恪连番打击,尤其是杨顺被斩后,已是风雨飘摇。

他鄢懋卿不能不留后路。

于是,在明面上锦衣卫随员的眼皮底下,鄢懋卿巧妙地玩起了“乾坤大挪移”。

他利用盐商急于“破财免灾”的心理,暗示他们除了“官面”上的税银,还需额外准备一份“心意”,用以“打点京中关节”、“疏通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