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朱载堉知道哥白尼?

见状,李时珍嘴角勾勒一抹弧度,然后继续解释:

“小世子,怎么这幅表情?”

朱载堉反应过来,连连摇头,表情比之前愈发严肃且认真。

“老师,您继续!”

“嗯,乐器中琴弦的振动、鼓面的振动等都会产生声音。”

“这些振动通过介质;如空气为介质、水为介质,或硬物固体为介质进行传播。”

“然后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也就是四面八方都能听到你的乐器声,这个就是【声波】。”

“这个【声波】朝着四面八方扩散。”

“在扩散的过程中,被附近的人与动物们听到。”

“这就是【声音】。”

随着一连串的解释落下,朱载堉一时间怔住,愣神地看着李时珍。

他之前一直听说大明有个李神医,谪仙降临。

没想到,对方不仅医术通神,竟然连一个小小的【声音】都能研究得如此透彻。

若非是他,朱载堉只是知晓是【空气】与【器官】的结合才产出了声音。

没想到...没想到...

【格物致知】这四字在李时珍老师的认知中如此清晰!

“介质,我们日常生活说话也需要介质,介质是【空气】。”

“在水里说话时,外界的人听我在水里说话时声音很小;说明通过介质:【水】时,声音会减弱。”

“既然声音会减弱;那有没有什么介质,能够让我说的话,让百里之外的人听见呢?”

说出这话时,朱载堉突然意识到自己煞笔了。

声音怎么可能出现在百里之外呢?

没想到,下一刻,李时珍一脸好奇,“你怎么会考虑到这个的呢?”

朱载堉问:“老师不怪我异想天开吗?”

“怪你异想天开?为什么要怪异想天开,你非常有钻研精神;话说你是如何想到的【让声音出现在百里之外】?”

“【介质】,既然空气为【介质】时,声音传递得中规中矩。”

“而水为【介质】时,声音却传得非常近!”

“我就想到了,既然介质不同,声音传递的强与弱不同。”

“那么肯定还有一个【介质】让声音传递得更远,所以老师,我问了先前那犯糊涂的问题。”

看到这一幕,江哲忍不住笑着感慨:“果然是科学家,虽然你是音乐学家;但你一股钻研精神;这电磁波概念不就出来了么?”

闻言,李时珍一愣,而后露出了爽朗的笑容。

“哈哈哈!”

“老师,怎么了?”

“没什么,老师只是认为你前途不可限量。”

“我教了1年的书,没有学生对我提过该问题,只有你第一个提问了出来。”

听到这话,朱载堉也露出了笑容,感到自己刚才的问题,老师似乎非常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