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度、苏然、陈风、赵洋和周凯在居住点悠悠转醒。
起初挖出来的黄土高原窑洞四壁粗糙,弥漫着一股陈旧的土腥味。
但他们通过植物的特性将窑洞进行改造,显得很舒适。
透过窑洞的洞口望去,外面的世界一片死寂。狂风呼啸着席卷而过,裹挟着漫天的黄沙,天空被染成了昏黄的颜色,太阳只能透出一丝微弱的光线,仿佛随时都会被这风沙吞噬。
内部被坚固的磐岩棘盾樟加固过,有润水凝晶荷提供水源,炎寒御磁藤调节温度,碧氧灵羽草提供氧气,馥香盈穗黍提供食物。
但众人却并不甘于现状。
吴度眉头紧锁,率先打破沉默:“这里的环境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恶劣,估计比未治理前的华夏黄土高原严重数倍。”
苏然走到洞口,看着那荒芜的景象,虽眉头微皱,但眼中仍透着乐观:“不管怎样,我们得想想办法,先探查清楚情况,再制定治理方案。”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拿出核聚背包,将其变形为各种检测仪器。
吴度把核聚背包变成空气检测分析仪,发现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极高,氧气含量却极低,仅为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且悬浮着大量的沙尘颗粒。
苏然则让核聚背包变为土壤探测仪,着重观察土壤,发现土壤不仅贫瘠,还含有多种重金属污染物,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
陈风利用变形后的气象探测仪收集气象数据,察觉到这里昼夜温差极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 50 摄氏度以上,而夜晚则会骤降至零下 10 摄氏度以下,同时,时常会有强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
赵洋把核聚背包变为地下水探测净化仪,探测地下水资源,结果却令人沮丧,地下水位极低,且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周凯将核聚背包变形为地形资源扫描仪,查看周边地形和资源分布,发现周边除了漫天的黄土,几乎没有可用的常规资源,仅在远处的山谷中检测到一些废弃的金属残骸。
经过一番详细的探查,众人回到窑洞,围坐在一起商讨治理方案。吴度率先发言:“当务之急是改善空气质量,增加氧气含量,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我认为可以大量种植碧氧灵羽草,它能够高效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清新氧气。”
苏然接着说:“没错,同时我们也得解决食物和土壤问题。馥香盈穗黍不仅能提供食物,其根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结构,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我建议在一些相对平缓的区域种植。”
陈风推了推眼镜,思考片刻后说道:“这里的极端气候对植物生长和我们的行动都极为不利。炎寒御磁藤可以调节温度,还能形成电磁场抵御风沙,我们可以沿着风沙侵袭的方向种植,形成防护带。”
赵洋点头表示认同,接着说:“水是生命之源,目前地下水质太差,润水凝晶荷正好可以净化水源,我们先在窑洞附近合适的地方安置,让它净化出可使用的水,后续再考虑扩大种植,改善整体水资源状况。”
周凯拍了拍大腿,兴奋地说:“磐岩棘盾樟能提供坚固的建材,我们可以利用它搭建一些防护设施,保护种植区域和我们的居住点,同时也能抵御可能出现的危险。” 最终,众人确定了治理方案,决定先小规模试种各类植物,观察效果后再大规模推广。
众人拿出初始培养礼包,根据各自植物的特性开始培育。吴度将碧氧灵羽草的种子小心翼翼地撒在特制的培养皿中,添加了适量的肥料,利用植物培养模块调节环境参数。
核聚背包变形为环境调节辅助仪,协助吴度精准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在模块与辅助仪的共同作用下,种子迅速发芽,嫩绿的芽尖破土而出,逐渐长出如羽毛般的叶片,闪烁着荧光。
苏然则专注于馥香盈穗黍的培育。他用核聚背包变形的基因优化器,根据土壤成分分析结果,通过植物培养模块优化种子的基因,使其更适应这片贫瘠且污染的土地。
种子很快生根发芽,粗壮的麦秆迅速生长,五彩的麦穗逐渐形成。苏然看着茁壮成长的黍子,眼中满是期待,仿佛看到了未来丰收的景象。
陈风培育炎寒御磁藤时,利用核聚背包变形的能量模拟仪,模拟出不同的温度环境,让藤蔓适应这里的极端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