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办竹编厂

家里的粮食缸里只有几十斤粗粮,这还是一家人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每天,他们只能靠挖野菜熬粥喝,一家人个个面黄肌瘦。

张明秀看到这一幕,眼眶红了起来,她暗暗定决心,一定要帮家人,帮助整个瑶寨大队走出困境。

在和刘大山交谈的过程中,张明秀发现了一个亮点。

刘大山虽然腿瘸,但手艺精湛,擅长竹编。

他编出来的竹篮、竹筐精致又耐用。

张明秀眼睛一亮,她意识到这可能是帮助刘二狗一家,乃至整个瑶寨大队脱贫的关键。

于是,张明秀找到了新任村长刘和生。刘和生是个年轻有干劲的小伙子,一直想为村子做点实事,可苦于没有好的办法。

张明秀和他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和生,我觉得咱们村可以利用村民们的竹编手艺,成立一个竹编厂。组织社员们编竹编,然后把这些竹编制品卖出去,肯定能增加大家的收入。”

刘和生听后,眼前一亮,但随即又皱起了眉头:“张同志,想法是好,可咱们没办过厂子,也不知道这竹编制品能不能卖得出去啊。”

张明秀自信地笑了笑:“销售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之前在食品二厂工作,认识不少做买卖的人,我可以想办法联系销路。现在关键是要把竹编厂办起来,发动村民们参与。”

刘和生被张明秀的热情和决心打动了,他用力地点点头:“行,张同志,我信你!咱们这就干!”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明秀和刘和生挨家挨户地走访,宣传成立竹编厂的事情。

开始,村民们大多持怀疑态度,他们祖祖辈辈都靠种地为生,对办厂挣钱这种事心里没底。

“办厂哪有那么容易,万一赔了咋办?我们一家老小还指望着这点地吃饭呢。”有村民担忧地说道。

张明秀耐心地给大家解释:“乡亲们,我理解大家的担心。但咱们不能一直守着这几亩地过穷日子啊。竹编是咱们的老手艺,只要咱们把质量做好,我保证能帮大家找到销路。到时候挣了钱,大家的生活就能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