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人的名,树的影

张锡九 柿子正红 1126 字 18天前

张锡九和荣三喜一同来到楼下,结清了银票,将荣三喜送到门口,张锡九看着他们走出天和轩。

……

张锡九随后来到省城的大街上,心无旁骛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经过省城米市时,看到买米的人多是一人一袋子地,如同蚂蚁搬家,扛起来往家背。

这似曾相识情景,让张锡九的思绪想到了前世的沧州。

那一次是因武术师傅家乡遭旱灾,蝗虫遍地,庄稼颗粒不收,后来师傅回沧州把家中的亲人全部接来了淮城。

想起前世师傅对自己的好,张锡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心想这一世应报答师傅,自己也可以先拿出这暗室中的银子多囤粮食,以备到时救急,这样既能赚取银子,又能救人于水火。

为了用最少的银子办成事,张锡九走进了米市,开始了解米是怎样购进和销售的。他边走边思索,如何将这件事做得天衣无缝。

是在沧州当地囤粮,还是选择在省城?

根据前世的记忆,粮荒将在半年后降临,目前市面上的粮价还算稳定,波动不大,正是囤粮的最佳时机。

他经过再三思考,张锡九最终得出结论:淮城,这个渔米之乡,水陆交通的码头,无疑是囤粮的最佳地点。张锡九心中暗忖,无端囤粮岂不引人注意?他必须巧妙布局,方能不露声色地进行。

这时,一个巧妙的计策在他脑海中闪现。何不以大户人家急需资金周转为由,主动上门收购粮食,对外宣称是助人为乐,实则暗中为自己的粮行筹备?这个想法让他眼前一亮。

为了说服身边人,他必须编织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但又不能透露太多,只要悄悄地先做出来就好。

张锡九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父亲是漕运官,自己知道朝中粮食的价格规律,贵和贱。所以只要做起来,他们不会不理解的。

关健是如何对自己的父亲说,要不然就先做起来,再慢慢找理由。是的这机会稍纵即逝,想到这儿他就想马上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