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灵泉筑基

灵界小修 十层老怪 2355 字 20天前

筑基修士的真元与炼气修士体内的法力有本质区别,而筑基丹的作用就是提供一点堪比筑基期真元的灵气为引,诱发修士体内法力的转变。同时,此过程需要大量的灵气,当修士自天地间吸纳的灵气不足以支撑法力转变时,这个灵气缺口也要由筑基丹来补足。

七星宝莲的莲子自然比筑基丹更胜一筹,能更完美的达到筑基丹的作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崇脸上无喜无悲,全副心神系于体内一颗莲子之上。

内视之中,但见莲子化开,温和而磅礴的灵气充溢四肢百骸。而后内部的一滴灵气掀开面纱,落入张崇的丹田。

此一滴灵气下落,气海中的法力立时开始涌动起来。张崇默念《乙木化生经》中筑基之法,驱使他丹田内的那株纯以法力凝聚的九叶灵草将那滴灵气承接住。

这滴灵气一接触到灵草芽顶便扩散开来,浸润灵草全身,随即与之融合为一。灵草开始凝实起来,这是法力转化为真元的第一步。

随着灵草转化的开始,张崇气海内的法力也围绕灵草生成了一个漩涡,被灵草飞速吸收。

当灵草转化完成之后,下一重变化紧接着出现。

此时,张崇自身的法力已经见底,要支撑接下来的变化,那便需要那些从莲子溢散到他全身的灵气相助的。

《乙木化生经》取意于天道自然,下一重变化便是生发根系。

九叶灵草尾梢,周身法力凝聚其下,凝聚成一根细小根系,然后随着灵气的吸收徐徐长大,发散旁系。

此过程乃是筑基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也是耗时最久的步骤。

灵草上那九片叶子便代表着张崇在炼气境界的成就,其气象如何,与张崇在炼气期的修炼息息相关。

而现在,这根系发散之宽窄,主根之长短粗细,皆是取决于张崇在这一步吸纳的灵气多寡。这是筑基期的起点,张崇自是希望它越高越好。

八个时辰之后,灵草的根系已然几乎占据了整个丹田,莲子所留灵气尚有存余,其实还可以继续下去,但是张崇不得不止步于此了。

若是换做吴织,她必然是要将莲子中的灵气全数用尽方才会收手,但是张崇不是她。此时的张崇已然心神大耗,无力继续下去了。终究是底蕴浅薄,纵然得此筑基灵物,却也难以圆满炼化。

凡事过犹不及,张崇看到了自己的极限,于是变换行功,五经九络大开,口腹吐纳三转。下一瞬,张崇身体忽然生出莫大吸力,收摄四周天地灵气,归入丹田之中,炼为真元。

此地乃是中品灵脉灵眼所在,其灵气浓郁可想而知。

张崇似长鲸吸水一般,引天地灵气入体。一道灵气漩涡在其身体周围产生。

灵气奔涌冲刷之下,张崇肉身内的杂质被排了出来,此过程称“易经伐髓”,此后为筑基之身,无垢之体。

灵气漩涡维持了半个时辰之后散去,张崇平复内息,收功睁目,口吐一口精纯灵气。内视之中,丹田内已是诞生了一片真元积蓄而成和荡漾大湖。

往日称“丹田气海”,实际丹田之中的法力乃是一片云雾之象。如今真元之湖凝聚,颇合“气海”之名。此“气”自然是指灵气,法力、真元皆在其列。

张崇观己丹田之气象,九叶灵草生广袤根系于气海之中,一派仙灵景象。气海之上,十八道煞气浮游飘荡,一抹雷光在九片灵草之叶间时隐时现。

张崇甚微满意。

此九叶灵草在《乙木化生经》中有一个名号,唤作“元法之株”,乃是修炼此功法修士的本源根基所在。

如今元法之株九叶完备,根系已生,当可与它的名号相衬了。

张崇想来,若无七星宝莲莲子,自己体内真元断难如现在这般精纯。若是以筑基丹成就此境界,那么以筑基丹那有限的效用,怕是很难将张崇原本稍显驳杂的法力提升到现在的地步。

他筑基过程如此顺畅,可以说并没遇到什么大的关隘,这怕也不是区区一枚筑基丹能做到的。

除此之外,莲子带来的更为明显的变化则是在他气海之中,元法之株的根系之规模。张崇未曾服用过筑基丹,但是他断定筑基丹中蕴含的灵力绝然是没有莲子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