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抢食的来了

而且这些人主动帮助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只要不出事,政府不但不会反对,还会大力提倡。

程时却很淡定:“不要慌。我早跟你讲过,不管做什么生意都不可能一个人吃独食,竞争者肯定会出现。其实有时候有竞争者是好事。一来激励我们不断改进,二来能让顾客有个比较,知道我们更好,反正对我们的忠诚度更高。”

培养客户的忠诚度通常需要三个月到两年。

就算他们的第一批客户也都还没达到时限。

更别说像酒店这种快速消费产业,选择多。

想要让客户回头,就得有硬本事。

那些饭店虽然打着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旗号,却不能像程时他们一样得到各个厂的支援,所以成本明显高出很多。就连粮票,布票,他们都要从程时手里买,才能买够经营所需物资。

于大东趁机把之前从顾客手里收的粮票布票,都卖给了他们,收益倒是比直接收现金还高。

个人开店,没可能长期赔本赚吆喝,所以为了降低成本,这些人只能用质量差的原料。

一对比,顾客们就知道优劣了。

程时刚说完,就有人贴脸开大。

副食品厂的杜厂长在他们街对面搞了个“团结大酒店”。

他不但打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旗号,而且房费比程时他们这边低30%。

买了个二手厢式电梯,装修跟这边也几乎一样。

还推出“十元一晚”的廉价房间抢占市场。

并学着程时他们搞“粮票抵现”活动,而且1斤粮票可以抵扣2元。

更过分的是,把他们这边的大厨给高价挖了过去。

于大东之前苦心研发的“西餐”都被人家抄了去,而且价格还更便宜。

再加上淡季到来,几个大buff叠满,“工友大酒店”的客房入住率从80%跌到了40%,餐厅直接减半。

酒店的员工总有人来问他:“老板,不想点办法对付他们吗?这样下去,会不会发不起工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