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孙良之所以非要将秦正阳从前线拉回来喝这杯酒,可不仅仅是表面庆功那么简单,按照老头子的意思,怕是打完宝山这一战,不论成败,他都要去七十九军做军长了,因此他想在临走前,尽量再给秦正阳树立一些威信,这样做,也是为了让秦正阳日后更容易接手八十八师。
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原因,所以孙良才会在众人面前,对秦正阳好一顿夸赞,不过夸赞归夸赞,孙良的话语中,并无夸大其词的成分,人家秦正阳带兵打仗,还真就不是什么人都能比的,最起码在场其余八十八师将领,没有不服的。
只是秦正阳走后,在场将领也不得不在刚才的那种,欢快气氛中走出来。
在场将领,也都在思考秦正阳临走前所说的那个问题,那就是小鬼子为何不继续进攻了,他们才伤亡了两千人左右,这么点伤亡就不敢打下去了?,没道理啊。
所有人都在思考,小鬼子是不是在憋着什么坏,在场将领越是猜不到小鬼子要干什么,他们便越是不安。
而且这种不安,还不仅仅限于八十八师的将领。
八月二十二日,上午八点。
小鬼子依旧没有再对宝山发起进攻,这一刻,就连京沪警备司令张士宗都有些疑惑了。
小鬼子对此次战事预谋已久,现在他们才死了这么点人,怎么忽然间就停火了?,难不成是自己的军事部署出了问题?,难不成小鬼子在宝山方向的进攻,只是佯攻?。
可宝山方向是佯攻的话,那小鬼子真正的主攻之地,又在哪里?。
当日中午,张士宗便将心中的疑惑,上报了江宁国防部。
而国防部在接到张士宗的电报后,也是急忙召开了军事会议。
会议上,吵嚷的一塌糊涂,有人说小鬼子前期攻势不顺,很可能已经改变了进攻方略,也有人说,现如今,东北沦丧,华北也到处都在打仗,小鬼子若是想在华中地区取得进展,就必然会从沪上开始进攻,这一点,绝不会出错,否则的话,小鬼子的第三舰队,又为何不驶离沪上,他们预备了两个师团的登陆兵力,又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