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朋侪(chai),看客,知己

“嗯!你去吧。”

郭小衷就这样哼着小曲,摇着头往外走。刚出门便被一只大手直接拉走,猛地回头看去便想要大声呼喊。被那大手直接捂住嘴巴。

郭小强伸出食指比在唇齿之间,示意郭小衷别喊。见郭小衷不停的点头,这才长舒一口气。二人来到村中的碾棚说话。

郭小强直接蹦上碾台之上,一屁股坐在那粗大的横杠之上双手十指交叉,低垂着头。郭小衷则靠着石碾双手抱胸而立,二人好似是亲生兄弟,又好似多年未见的仇人一般,谁也没有多说一句话。

“大和娘还好吧!最近的身体怎么样?”

“就那个样子,还能干得动一些活,你走以后家里一下凉了不少。”

“三狗,你恨我这个大哥吗?”

“有什么好恨不恨的,恨又有什么用,这么多年都看开啦。”言语之间不停的用手掌轻抚一下眼角,声音似乎有些哽咽。”

就这么兄弟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一聊便是半个时辰。

“先生葬在哪里?我想去看看。”

“就葬在村东头李家的祖坟里”郭小衷哽咽道。

郭小强缓缓起身,拿出一个硕大的银袋子。塞入郭小衷手中,朗声道:“这是200两银子,你拿着。”

郭小衷哪里见过这么多银子,连忙表示拒绝。

郭小强厉声呵斥道:“听着,三狗你代我和二狗在膝前尽孝心。这钱你一定拿着,不然你哥我会愧疚的。”

言罢朝碾棚外走去,淡淡的开口道:“好了,你也快去李府当值去吧。对了我来过的事情就别和‘大’和‘娘’说啦。”

郭小衷也是握着钱袋子,不停的点头。数十年以后,郭小衷也没去动那钱一分钱。他把这些银钱几乎都捐给了学堂,教导更多的孩子读书写字,郭小衷似乎又成为了一个新的李瀚察李先生。

他或许明白,钱乃身外之物,助更多的人完成自己的志向才是自己应该要做的。从那个曾经丧失斗志的有志青年蜕变成一个真正的顶天立地的男人。

头上是家中的双亲要赡养,臂膀之下为山村的娃儿们遮风挡雨。

谁言凡尘无善事?休叹小吏有贞操。

(PS:朋侪:“朋”和“侪”都有朋友兄弟的意思,如王安石《次韵答陈正叔》“朋侪谁与共,童仆笑我孱”,就用“朋侪”指友人。)

(碾棚,山西本地的方言叫法,就是放碾石滚的地方,秋收之后用来给五谷脱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