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至房山三老作妖

林志北苦涩地一笑,如今距完颜珣归天已然二十多日,他原本以为摩尼教也该趁机起事了,可实在没有料到,这摩尼教的教主张三枪,此时竟然在山东路得病身亡。

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只可惜石靖耻又是优柔寡断之辈,致使这偌大的摩尼教顿时出现群龙无首之况。

尤其是旧龙王一脉,竟隐约有夺权上位之相。

故而无奈,他也只能喊上孙铁枪,以及那些熟悉山东情况的红袄军们,亲自前往山东行走一遭了。

而至于杨康这边的安危,凭借沙通天等人的保护,应该已然足矣。

念及此处,林志北忙是将府内一众参与人等全部招集过来,待之将事模糊挑明之后,趁夜就与孙铁枪等人出了中都城中。

……

大房山地势雄伟,山脉连绵,历属良乡县范阳郡。东界万安寺西小岭,南至黄山峪水心,西界以龙泉河……北界万安寺、西小岭、南郊涧口、上冶村一线。

更是历代金国皇帝陵墓之所在,若按历史进程完颜珣当葬河南汴州,可如今铁木真已是无瑕理睬金国,故而大房山一带还归金国管理。

此时大房山已是一片热火朝天,征召而来的民夫更是不计其数,漫山遍野都能看见他们干活的身影,而几千巡视的兵卒也没有进行看管之意,反而聚于山阴之处,厉兵秣马井然有序的训练着。

不论是兵卒还是民夫,他们背离家乡,远离亲人,皆因这金国皇宫里面的一道旨意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此时在军营旁边,有一群人正围绕在训练的兵卒周遭巡视并闲谈着。

这群人中,有男有女,有的身着华服,有的穿着粗布短打,还有身着道士装束的,而最为常见的,仍旧是军营里的盔甲披风。

这群人仿佛极其熟稔,皆团团簇拥在最前方的华服少年身旁。“小王爷”“完颜师兄”之类的称呼,更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至于之所以要称呼“完颜师兄”,无非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

而如此称呼的,竟然是一群身着军官装扮的人。

忆往昔,杨康刚领命连夜率领一众人等逃至大房山时,便被这群军官们自报家门的言语,给彻彻底底地震惊到了。

实在难以想象,此处的十个军官,竟然有七个皆是他们全真的俗家弟子。

而这七个之中,又有五个是他师父丘处机收录的门人。

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其不知不觉间,作为维系道观存亡纽带的全真教,已然成为了这北地最为庞大的一棵大树。

此时,众人一片欢声笑语,只待畅聊天地武功之时,杨康心中骤然一凛,赶忙向一旁的赵志敬询问道:

“赵师兄,不知近日可有林师弟的消息传来?”

“并未有消息传来,不过据传,在山东路那边的登州一带,似有红袄军出没。我想,这应该与林师弟有关吧!”

赵志敬也未避讳在场众人,弹了弹并不存在灰尘的道袍后,悠然自得地说道。至于他为何不去避讳,只因那剩下的三个并非全真门徒的武将们,此时皆由他代师收徒,统统拜入了他的师父玉阳子王处一的门下,成为了他的记名师弟。

至此,大家都是自家人了,又何来避讳一说。

由不得赵志敬如此积极,他若再不努力,以后这全真教就得改名长春教了。为了自家这个惫懒的师父,他可算是操碎了心。

反倒沙通天三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皆在商量着,是否也要找一位全真七子拜入他的门下。

不然的话,不论他们走到何处,都似乎都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呢!

只是他们好似又与全真七子一辈,甚至全真七子见了沙通天,也得称呼一声前辈来着。

难道真的为了融入他们圈子中,就能完全不要脸皮了吗?

“师兄,俺好像记得这全真七子还有个师叔来的,要不咱们去拜他为师如何?”

“只怕不妥,若是这样,咱们岂不是成了小王爷的师叔了?纵使如此倒也罢了,可是那个大魔王若是认为咱们这是在占他便宜,到时候岂不是又要挨锤。”

“沙兄,你还是太过胆小谨慎了。若咱们真能拜到周老先生门下,谅那个大魔王也不敢拿我们这些长辈怎么样,哈哈哈。”

“咦……哈哈哈,还是彭兄说的对,师弟你快去召集咱们黄河帮众,全力找寻周老先生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