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吃了一嘴灰,鲛人的消息

“对了,不知道贤侄为何一定要执着于寻找鲛人之泪?”

这时,叶孤城忽然又好奇问道。

宋青书回答道:“用来治疗我一位红颜的眼疾…”

叶孤城:“……”

当着准岳父的面,对另一位红颜如此深情,真的好吗…

“贤侄,

很快,到了吃饭的时间。

桌子上是一些深海的特产。

有鲍鱼,龙虾,海参,油煎大章鱼,等等,非常的丰盛。

夜音竹给宋青书夹了一个鲍鱼。

宋青书愉快的吃了起来。

味道还是很鲜美的。

就是让他想起了自己晚上的时候,吃的那种鲍鱼…味道要更加的香甜一些…

吃过饭,宋青书跟叶音竹好好的道别了一番,随即便骑着金翅大鹏鸟飞走了。

叶音竹看着骑在大鹏鸟背上的宋青书,身影逐渐的缩小,紧接着变成一个小黑点,最终消失不见。

她还是痴痴的望着,觉得自己的心也跟着一起飞走了。

叶孤城望着自家的女儿,想起宋青书不止一个红颜的事情,觉得自己有必要提前跟女儿暗示预防一番。

免得她以后接受不了。

“音儿啊,爹爹告诉你,宋青书乃江湖万年难遇的天之骄子,这世上喜欢他的女子估计不计其数,你可以喜欢他,但是不要陷得太深…”

“爹爹,我已经陷得很深了,再也走不出来了…”

叶音竹回过神来,低头有些羞涩的说道。

啊,已经陷得很深了?

再也走不出来了?

叶孤城连忙开门见山的问道:“那女儿,你介不介意与人共侍一夫?”

“与人共侍一夫?”

“是啊,音儿,你要知道,宋青书如此绝世男儿,身边的红颜肯定不会只有你一个,你以后见到了断然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鲁莽的出手…”

看着叶孤城脸上的担忧之色,叶音竹不假思索的说道:“爹爹,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不会想着独占宋郎的,他喜欢的女子,我也一样会喜欢她们…”

叶孤城:“……”

好吧,看来段誉那小子跟宋青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离开飞仙岛之后,宋青书根据地图上的方向,骑着金翅大鹏鸟翱翔在南海之上。

在海面转悠了一圈,一个时辰后,他来到了一处小岛附近,对照着地图上的表示,此处应该便是飞沙岛了。

不过在岛上以及周围海域搜寻了一番,并无什么发现。

小主,

宋青书便又骑鸟来到了葫芦岛附近。

站在大鹏的背上,从上往下俯视,宋青书可以看到,葫芦岛的形状正是一个类似于葫芦的形状,怪不得会叫这个名字。

此时,在葫芦岛的附近海域,有一些渔民正在捕鱼和打捞着海产。

看到天空中飞来一只大鸟,有人大喊:

“快看,天山有好大一只金色的神鸟!”

“那神鸟背上站着的,莫不是一位仙人?”

宋青书听到他们的喊声,不禁莞尔。

随即施展“凌虚御风”身法,从鸟背上飘然来到了一艘渔船之上。

“真…真的是仙人!”

“没想到仙人竟然长得这般好看!”

见到宋青书从空中飞过来,浑身气质又如仙如幻,不禁纷纷叩头作拜。

宋青书连忙以无形真气拖住他们的身躯,笑着说道:“我非仙人,只是学了一门高深的武功罢了。”

众渔民心中暗道:没想到仙人竟如此的平易近人和自谦。

如此仙姿,不是仙人是甚。

见众人态度仍是恭敬,宋青书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询问起了有关深海鲛人的消息。

众人对于宋青书所问,皆是一脸雾水,摇头不知。

怎么深海里面,竟然还有人类可以生存不成?

他们世代靠海生存,族中水性好的年轻小伙子,甚至可以在水下潜伏常达半个小时,可是要说在水中长期生存,那是他们无法想象的。

听到这些渔民不知鲛人的消息,甚至连鲛人的传闻也没有听说过,宋青书心中也不失望。

随即便准备往岛上搜寻一番,也许可以在岛上发现些什么也说不定。

众人见宋青书要去岛上作客,皆是争抢着要为他带路。

宋青书笑了笑摇头客气拒绝,随即身影一闪,便消失在了原地。

众人见宋青书凭空消失不见,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过了几秒钟,一个领头的大汉突然高声说道:“各位兄弟叔伯,你们且继续打着鱼,有仙人降临在我们部族,我得赶紧回去通知族长一声。”

说完便从渔船之上,抛出一条小船,落到海面上,随即翻身直接跳入到小船之上,飞快的划着杆子,往返程的方向赶去。

剩下的渔民看着这汉子机智如斯的举动,纷纷叹了一口气,暗道自己动作太慢。要不然便也能够回去,再见那仙人一面了。

若是有机会能够讨得他的欢心,说不得还能够学上一两招仙术什么的。

众人无精打采的打着鱼,忽然一人提建议道:“不如我们今日提早返程吧,明日再多出些力多打一些鱼,也是一样的…”

他的提议很快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于是,十几条船便浩浩荡荡的回去了。

宋青书上了岛,发现此岛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倒不失为一处宜居之地。

不过在岛上大概逛了一圈,倒是并没什么发现。

宋青书不禁有些失望,若是在此地没有发现什么线索,便也只好去往归墟岛一趟了。

要不然,不上归墟岛的话,便只能够多花些时间,在海面其他地方搜寻。

只是那样所要花费的时间便不得而知了。

脑海中念头转过,不知不觉间,宋青书走到了一处林间小径。

看着景色通幽,宋青书又往前多行了几步。

随即眼前视线开朗处出现了一座小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