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魏律》,还是当时参照秦律修改而来,修改了秦律中大部分的严刑峻法,更是以不合人道,废除了很多的刑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时王青云问了一句,这么多年魏律未曾改变吗?
毕竟前世每年都有律法修订案,如今《魏律》是百年前的,也不知修改了多少。
崔夫子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不知”。
其实整个县里的《魏律》都是这种,那种类似修订案的东西都是刑部下发的案件判例原则。
也就是有相似案件的可以按照刑部的判例判罚。
这也导致这些判例很少有流出,所以每年判表考的也是学子对于律法的了解。
王青云是准备儒法兼修的,所以对于《魏律》读的很透,相关律法方面的书籍也读的很深。
不过法家名着《韩非子》王青云却是遍寻无果,即便是托村里人到府城也没买到。
童生试还是很简单的,第一场考经义两人都没问题,第二场考应变,却是最考验学子的。
李皓看的是一本《童生集荟》,是往届的优秀判例,文章,词表,类似于后世的优秀文章,标准作答之类的书籍。
看得出来,李皓还是很重视的。
“你过年回家了吗?”王青云问道。
“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李皓如今过年也不回家,就赖在学舍里,这也是因为后母孩子也逐渐大了,李皓也越发不受待见。
“还有钱吗?”王青云问道,因为最近几年李皓用的都是当初李皓母亲的嫁妆,这几年也消耗极大,虽然李皓母亲嫁妆不少,但是只进不出也是消耗巨大。
“还有”李皓也是回答的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