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私塾的日常

当朝首辅 有所 1233 字 1个月前

直到院子里热闹起来,几人才醒,王青云一个大大的懒腰,准备开始下午的课业。

下午崔夫子领读了三百千的开头几句,就又离开了,王青云不得不请教李皓三百千中不懂的字。

毕竟有些字繁体与简体差别实在过大,已经不是用蒙和猜就能认出来的了。

李皓也欣然施教。

而石山也还在重复刚刚崔夫子的领读内容。

其实下舍升中舍很简单,能够完整背诵默写三百千,并能回答崔夫子挑出的五个释义就可以了。

所以说,下舍考中舍考的就是记忆力,这也是以后科举必不可少的一环。

中舍考上舍考的则是理解力。

融汇贯通才能更上层楼。

看情况,石山学习确实有些费劲的。

就这样,下午的时间,王青云就将三百千理解的七七八八。

并且李皓还将自己的三百千借给王青云品读。

果然书与书也是不一样的,李皓的三百千竟然还有注释,并且还有李皓自己的注解。

和王青云干干净净的三百千不同,李皓的三百千密密麻麻,字里行间都是小字。

按王青云的估计,王青云看一遍至少也得两天,要是融汇贯通的话,没有半个月时间怕是不行。

好在李皓现在并不看三百千,而是开始攻读四书了。

下午的时候,李皓就是一直在读四书。

而王青云也抽了一半的时间抄写李皓借来的《大学》一书。

当初在知新书铺买的纸,王青云终于派上用场了。

本来买来的纸都很大,王青云则是用一个时辰裁成相等的合适大小。

这才开始抄书,并且流出装订的部分用毛笔抄书王青云还是第一次。

虽然练习了半个多月了,字形都没什么毛病,但是王青云还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抄,以保证起到边抄书,边练字的目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又重新温习一遍,王青云又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王青云写的很慢,即便教室里很吵,天气很热,额头冒起细密的汗珠,王青云依然很慢,一个字一个字地精雕细琢。

李皓看着这一幕,读书的心思也渐渐被吸引过来。

因为自己从未这么认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