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得到最大的底牌(大结局)

王笠纶默默的挂了电话,像个没事人一样,齐勇这么做并不让人意外。

这和现行的法律有关,人死了就不会立案,也不会继续追查,总之就是牺牲自己一个,保全所有人,也包括他的家人。

至于齐勇是不是自愿的,这个真不好说。

但这都不重要了,就像上一世王笠纶被毒杀,也留下了遗书,没人会追究那是不是真自杀,甚至不会去仔细辨认遗书是不是真的。

接下来一段时间王笠纶日子过得比较平静,都是些按部就班的工作。

不过在年底时,发生了一件对他个人来说的大事。

那就是因为某些人的个人问题,被剥夺了中枢委员的身份,而王笠纶因为在候补中排名靠前,就直接顺位补入了中枢委员。

这个变化看似没什么,但是对王笠纶来说意义重大。

因为他在副部的岗位上也工作满两年了,而且也算是卓有成效的两年。

所以在许多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明年他就可去掉副字,成为真正的党政要员。

年底的时候连计划都已经做好了,新年一到他也不用调去其他部门或者地方,先是本就年龄够大的老主任在最后关头迈入副国虚职,然后离开位子。

这个离开自然是给王笠纶腾位子,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一把手。

此时王笠纶的年纪是44周岁,要说年轻自然也谈不上了,但绝对比所有的同级官员都年轻。

而完成了这一步,他也就正式获得了参赛资格。

第二年的五月份,这一切工作就全部完成,自从这一天之后,就主动有人向他靠拢投诚。

此时王笠纶无论是手中的权利还是影响力,都已经变得非常大,甚至可以用势力根深蒂固来形容。

而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正式开始了与潜在候选人的交锋。

这种交锋存在明里和暗里两种方式。

明里的都放在台面,就是比政绩,塑造口碑和形象。

暗里这个就不太好说,但政治上的事大家都心知肚明,竞争的关系除了自我表现外,尽可能的让对手犯错出局,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

如果竞争对手都提前出局了,只剩下一个候选人,那岂不是更加十拿九稳?

一日王笠纶正和韩丽在办公室聊着天,两人说的其实是很重要的大事,不过看起来更像聊天。

“再过两年我大概会去某个省做几年书记,你也有两种选择,要么继续在京城部委工作,解决副部的问题,要么去地方担任领导职务,我想尊重你的想法。”王笠纶直接谈起了两年后的安排。

越高的职位越是会提前安排,很多位子本身就是提前几年就排队,像王笠纶这种级别,确实是提前几年就在考虑下一步,不管是最高层私下的谋划,还是王笠纶他们自己的发力,很多东西已经能看个大概。

而去做几年书记,是参与最终决赛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这一步不得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