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菜里,还有着让人垂涎欲滴的肉食。
这个景象,时迁想不到如今的华夏大地,除了中州哪里还能如此。
乡亲们救济流民的同时,口中都会不停的诉说着天门的好。
经过这些村民的介绍,每一个外来人都会了解到天门所做的事情,他们老百姓如今能安居乐业拥有如今的太平,全是天门的福泽。
时迁就了解到,就连今年的粮食大丰收,都是天门有专门技术人员指导的结果。
所有中州的子民,每家每户都拥有各自的土地,可以让他们养家糊口。
天门还不横征暴敛,全部以百姓为主。
“大兄弟,你还没在中州定居吧,那我劝你还是赶紧到天门户籍堂去登记。”
一名大嫂刚刚给几个饥民端过来一盆饭,嘴里就叨叨叨的说个不停:
“咱们中州虽然地大物博,可土地面积终究是有限的。”
“你看每天来多少人想要成为中州子民,你们要是再晚几个月,都能就分不上自家的土地了。”
“走走走,县城里就有天门的户籍堂,只要登记了就会受到天门的庇护,我带你们去。”
每一位的中州百姓,都是名合格的天门政治宣传者。
他们每天不辞辛苦的,在默默的为天门付出,用他们力所能及的能力,报答着天门的恩情。
天门,就是中州百姓的信仰!
天门,在中州百姓的心中大于天。
可以说,只要天门门主一句话,无数的中州百姓就会为他抛头颅、洒热血。
还有人为天门萧炎编了一首歌,歌词前几句是这样的:
“东方红,太阳升,中州出了个萧门主...”
尤其是在那广阔的田野上,万人空巷热火朝天铺铁路的场景,更是让时迁内心震撼不已。
他发现所有帮工的百姓都是自发的,全部义务为天门服务。
那一根根乌黑锃亮的铁轨超级重,可男人们口中喊着号子,依旧挥汗如雨干得起劲。
女人们再为男人们送水送饭,没有人有一句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