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夜幕低垂,京城的灯火辉煌。今日,明华园的戏台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那位熟悉的身影上。顾明书,京城中少有人不知的才子,今日将在这里上演一场经典的悲喜剧。
戏台上,顾明书身着一袭深红色戏服,青丝如墨,面容俊美,目光似水,飘然而至。台下的观众瞬间寂静,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他身上。台上的灯光洒下,照在他的脸上,像是给他镀上一层柔和的光辉,他的一举一动仿佛是天生为这舞台而生。此时此刻,顾明书不仅是京城名伶,更是那个用才情和美貌捕捉人心的绝世之人。
戏文的开篇,便是男女主角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走到了一起的情节。戏台上,顾明书扮演的男子,站在台中央,眼神里满是深情。那台词带着些许悲凉,却又满含柔情:“情到深处难自持,何日得见君心如我心?”他一边唱,一边目光紧紧锁定着台下的某人,那人正是萧长瑜。
台下的众人看得如痴如醉。顾明书的表演没有丝毫的做作,他的声音清润如泉水,娓娓道来,每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流淌而出。戏词的最后,他缓缓举起手,温柔地道:“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这一句台词落下,顾明书微微低头,目光深邃,仿佛陷入了戏中的悲情。
台下,徐秋林一脸欣慰,轻声道:“明书,果然你适合站在这个台上,所有的荣光都属于你。”他语气里是满满的感叹,曾经那个他所知的少年,如今已经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李庭和萧长瑜并肩坐在台下,见到顾明书的表演,李庭不禁夸道:“顾公子真乃京城第一明角儿,容貌与才情皆是世间难得一见。”他虽谨慎,但心底对顾明书的赞赏无以复加。
然而,萧长瑜的目光却一直未曾离开台上的顾明书。他看着那人眉眼含情,心中涌动的情感难以言表。随着那一场深情的唱词,他默默低语:“我的明书,你站高台上,莫要惹人眼。我可是要盯紧你的,别给我招惹太多桃花。”他心中涌动的,除却不舍与焦虑,更多的是无法控制的失落。太多人觊觎他的明书了,他定要好好的保护他。
台下的燕子坞则看得如痴如醉。阿苏尔嘴角微微扬起,忍不住感叹:“难怪顾明书能入了将军的眼,这样的才情,简直让人迷醉。”她旁边的妹妹同样眼神迷离,几乎陶醉其中。
而在台侧的明月清风掌事,此刻也悄然出现。他站在角落里,目光复杂地看着台上那个让众人如痴如醉的男人。尽管他是敌对阵营的人,却不得不承认,顾明书的才华与魅力令人叹服。他微微叹息:“我们的人,似乎得学学明华园,看看顾公子,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风华。”他的眼中带着些许嫉妒,却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
戏终于落幕,顾明书的表演赢得了台下观众如雷的掌声。许多前来观剧的权贵都纷纷起身,纷纷议论着如何才能将顾明书收入囊中。有人在台下低声说道:“这位顾公子,真是好得没话说,不知道可否请他做个陪同?”还有些更大胆的,已经开始想办法如何通过某些途径与顾明书接触。
这时,萧长瑜的心腹已经默默起身,穿过人群,阻止了那些举止轻浮的权贵。他们迅速将那些想要接近顾明书的人压制住,确保顾明书的安全。萧长瑜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台上,心中虽然满是复杂,却也无法抑制那股深沉的情感。
就在这时,台下最不可能出现的人,竟然悄悄出现了——李默宁。这个曾经深深爱过顾明书的男人,如今依旧未能忘却当初的感情。他静静地坐在侧方,低垂着头,不愿引起顾明书的注意。看到顾明书出场时,他不禁震惊,台下的欢呼声几乎掩盖了他心中的痛苦。
李默宁看着台上的顾明书,心中酸涩。他曾经试图将顾明书拉入自己的生活,却始终未能成功。如今,顾明书的光芒照耀整个舞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李默宁心中深知,他已经彻底失去了那个曾经属于自己的男人。他苦涩地笑了笑,心中满是痛苦与遗憾。这次,他也是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京城,只为看一眼他心中的所爱。那个叫顾明书的男子。
台下的人群渐渐散去,大家纷纷围上前去与顾明书打招呼,表达对他的喜爱与钦佩。而萧长瑜依旧保持着冷静,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顾明书,心中的焦虑与占有欲愈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