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朕亲自教

刘禹锡,这位大唐的才子,身处陋室,却心境豁达,以‘陋室’自比,言明虽居陋室,却因德馨而不陋。

他不慕名利,安贫乐道,在那狭小的陋室之中,读书交友,自得其乐。

这份高洁傲岸的精神,经赵孟頫的笔墨演绎,流传至今,让后人得以领略古人的风骨。”

永琰眨着大眼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不自觉地在碑上轻轻摩挲。

仿若想要感受那笔墨背后的温度,那一笔一划仿佛带着魔力,吸引着他幼小的心灵。

未等永琰消化完这突如其来的知识,他又瞧见旁边一块碑,上面刻着杜甫的《望岳》诗句。

小家伙立马跑过去,手指戳着碑上的字,一脸疑惑,“阿玛,这个写的是啥?我咋看不明白呢?”

乾隆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这是诗圣杜甫所作的《望岳》。

杜甫一生游历山川,心系苍生。

他来到泰山脚下,仰望这座巍峨的名山,心中涌起无限豪情。

其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他眺望泰山时的豪迈气概,渴望登上山顶,俯瞰群山的壮志豪情。

你想想,杜甫那时年轻气盛,胸怀壮志,虽尚未登顶,却已想象到站在山巅俯瞰一切的豪迈感觉。

他一生历经磨难,仕途坎坷,可笔下文字却雄浑壮阔,从未被困境磨灭斗志。

这首诗更是千古名句,激励着后人勇往直前,不畏艰难,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登上巅峰、俯瞰一切的勇气。”

永琰听得入神,嘴巴微张,半晌才回过神来,又蹦蹦跳跳地跑到另一块刻有苏轼《赤壁赋》片段的碑前,大声问道:“阿玛,这个呢?”

乾隆再次蹲下身子,与永琰平视,眼中闪烁着光芒,仿若要将这背后的故事一一讲给永琰听,“这是苏轼的《赤壁赋》,苏轼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被贬黄州。

可他心境豁达,面对赤壁古战场,触景生情,写下这篇赋文。

他感慨人生短暂,宇宙无穷,在这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的生命不过是沧海一粟。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劝人珍惜当下,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

你看这字,豪迈奔放,恰似他的为人,洒脱不羁。

苏轼在困境中依然能保持乐观,这份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