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已然多出两道黄沙填充而成的虚幻人影。
为了方便两人辨认,他还特意在其中一道黄沙人影头上,添上一抹盎然绿意,看样子是根杨柳枝。
“你们现在把这两个沙人分别想象成是,儒生与诗文之灵,头上带点绿的是诗灵。
在与他人争斗,较量过程中,处于文心境界的儒生若要用出全力,毋庸置疑需要诗文之灵从旁协助。
没有得到诗文之灵完全认可的儒生,那便只能依靠自己对诗词歌赋的理解,感悟程度。
具体依据该首诗词对……诶,你们是不是还不知道,诗文之灵与诗词本身蕴含力量间的关系?”
话说到一半,萋翠突然反应过来,这些看似常识的事情,对古原草而言并非如此。
姚名成也就更不可能知晓这些了。
“什么关系?你刚刚不是说诗文之灵,是诗词内灵性的具体化身吗?”
“诗文之灵是诗内灵性的化身没错,但我等并非整首诗词真正意义上的主宰者……嗯……这么说你应该好理解些。
即便你能够得到诗文之灵的彻底认可,整首诗词也不可能只为你一人所用。
但凡一首诗词,一篇歌赋,有幸在天地儒道,文道规则中留下姓名,留下痕迹,那它的归属权都将出现变化。
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当某位诗人写的某首诗词,得到了天地儒道,文道规则承认。
那这首诗词便不再完全属于他一人了。
而是直属于天地大道,直属于天地儒文两道,至于我等诗文之灵的诞生与存在……
最合适的说法当然还是我刚刚说的那样,诗词内部灵性化身,但你也可以用一种更好理解的方式,来理解我们的存在。
我等诗文之灵,就相当于是天地儒文大道,赐予创作出优秀诗词之诗人的一个机会。”
“天地儒文大道,赐予创作出优秀诗词的诗人的一个机会?”险些被萋翠所说给绕进去的姚名成缓慢复述道。
天地儒文大道赐予他们什么机会了?名震古今?亦或流芳百世?
“对,赐予他们一个,让生命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得到不断延续的机会。你也可以把我们看作是……诗人化身。
拥有全部,诗人在写出这首诗词之时,之前经历,体会与心情感悟的诗人化身。”
萋翠一字一顿认真说道,语速也开始变得极为缓慢,显然是帮助姚名成和古原草两人更好理解其中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