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羽道:“如此说来,这是三招实则是连招,到那时必然是疾风骤雨,难有再反应的时机。因此,这些准备须先行一步,想在前面才是。”
石三点点头道:“说的极是,恐怕在这三板斧砍下来之前,白元还需要做些泼脏水、倒打一耙的活计,好让自己师出有名。这些事看起来不起眼,却也是至关重要,须多加防范才是。”
赤羽道:“这又当如何防范呢?”
石三道:“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同清远及诸位商量一件事。长久以来,清远及其族人皆被称作‘三面兽’,我们虽是无心,但字里行间多有鄙薄相轻之意,好在古月大师生前与他们各依古姓取了名讳,不若就将他们通称作‘古族’,你们意下如何?”
众人都道:“好,早该如此!”
清远也将双臂从地下抽出,鼓掌相庆道:“多谢师叔恩典,从此后我们也算是有了名分。”
石三道:“既然你答应那边好了!黑刹覆灭后,之所以仍叫你族人躲在敌后,就是要将这张大网留着,日后还有大用处。如今就要通告古族,叫他们在各地快速选树一些精干的年轻人纳在座下,为应对白元泼来的脏水做足准备。”
众人都点了点头,也不知石三说的会不会应验。石三又向众人道:“我们也不能都聚在这一处,否则极容易被白崇一连锅端了。须是分散开,一来把守几个要害处,二来也可拉近与百姓间的距离,赢得广泛的信赖,也好尽快助长修为。不过,不管去哪里,都要在夜间悄然进军,不能被白元摸清了行踪,而这大堰湾还要有往日之人气,不能露出端倪来。”看着清远道:“你到向阳城外去吧,一旦有时机便到宗主殿去探听些新消息,若向阳城有什么风吹草动,火速来报。”看了看赤羽说道:“劳烦赤羽大哥往三王峪驻扎,一旦清风来报,一面做好伏击准备,一面向三面派出信使通风报信。”又转向周毋庸道:“请毋庸师兄仍往登州去安营,此处如今尚没有白元长老驻守,驻守之后务必轻巧些,尽量不要露出蛛丝马迹来。”周毋庸点点头。石三又道:“大堰湾既要掏成一座空城,又要扮出一副繁盛景象来。这件事水生是最擅长的,你同老神仙、清心等人一起留守在这里,一旦接到赤羽大哥的通报便火速造起毒瘴来,彼时便率弟子扮成渔民撑小舟从水面上逃遁。”众人听着点了点头,问道:“难道就这般弃城而逃吗?”
石三点点头道:“对,就这般弃城而逃。”众人不解,石三继续说道:“白崇一即便有通天的本事却也是分身乏术,既然他想要大堰湾,那我们就取了他的向阳城,若是他着急来救,毋庸师兄从南、白灵儿从北、叶一剑从东对他三面包夹,彼时他必然无心恋战,即便不足以致命,也能断他一足,再过三王峪时,赤羽大哥横空出世,又要从他身上刮下一层皮肉来,及至向阳城,我迎头痛击,剿杀些弟子还是不难的。”众人恍然大悟,纷纷点头。
清风问道:“师叔打算如何安排我呢?”
石三道:“你可愿意同我一起吗?”清风忽然来了兴致,说道:“那再好不过了!”
石三道:“那好,稍待片刻你便跟我走,去拜会一个故人。”清风只当石三要去搬救兵,便开始揣测这救兵到底是不是霍卢的关雎子。
白崇一本欲摆一场鸿门宴,却不想石三竟真的干“单刀赴会”,叫他在天下人面前自取其辱。最出乎其意料的还是大殿门前的那些百姓,平日里他们多是胆小如鼠、蜗居度日,怎么今日竟敢跑到“朝堂”前大肆喧闹,几欲逼宫。难道他们果真是自发而为吗?那他们又是怎么知道石三要来向阳城呢?白崇一越往深里想越觉得脊背发凉。难道他身边有什么内鬼不成?若果真有内鬼,又会是谁呢?白魅?还是青术呢?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此事不查个水落石出终究不能安寝。于是,他命人将雨浓叫来,吩咐道:“你去查一查,那日门前的百姓是经谁人指使,又是如何知道石三行踪的。不论涉及到哪位长老,不论遇到什么阻力,都要一查到底,必要时也可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如今雨浓的话愈发少了,安静地听白崇一吩咐完,便退身而出,匆忙向城外飞去。
白崇一想起那日白无双的勇猛来,便心血来潮,命人将他请到殿上相见。白无双迈过门槛,趋步上殿,向宗主施礼。白崇一笑着说道:“这里没有别人,不必拘礼。我今日叫你来没什么紧要事,只是聊些近况,看看你伤势恢复得如何!”白无双被当初那一巴掌打得守规矩了许多,因此即便白崇一说这些话他也不敢造次,依旧战战兢兢,不敢有片刻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