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对弈

山海九圣录 一武一实 2401 字 1个月前

清风道:“烦闷谈不上,只是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石三问:“怎么讲?”

清风道:“我在想,为何与白元交手会屡战屡败呢?除了实力差距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吗?或许是我们不够心狠手辣,又或许我们太过实诚,再或许,是我们始终被什么羁绊着。思来想去,总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若解不开这个疙瘩,恐怕日后还要吃亏,至于撕破脸,我是举双手赞成的。白元宗门里自白崇一之下,皆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即便今天答应了,明天还要变卦。黑刹肆虐时他们被追杀得如丧家之犬,我们是如何帮他?他又如何信誓旦旦同我们缔结同盟?可等黑刹之患稍解,他便迫不及待的割袍断义,在我们背后捅刀子,先后端了观云寨与三岔岭据所。因此,从一开始我便对他们不报什么幻想,只是想着如何避免在同一个地方重复跌到。东方云起、章四,季布、伯舍两位师叔,都是葬送在他们手中,悲剧不能复演。”

石三正要开口说话,清风忽然高声说道:“我想出来了,是道义,因为我们心中揣着道义,所以时时处处受限,不似他们随意妄为,因而吃了许多暗亏。”又问石三道:“师叔,圣人云‘舍生而取义’,可为何到我们这里道义却成了捆手缚脚的绳索?这道义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为何要让守道义的人吃亏?这样下去,守道义的岂不是要死绝了吗?”

石三苦笑一声,道:“说实话,这一次我并不是要向白崇一求和的!”众人注意力被迅速吸引过来,满眼疑惑地看着石三,等着他继续说道:“我去向阳城,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探听虚实。诸位厌战情绪已深重不堪,我也一样,谁又会喜欢战争呢?战争要流血、要死人,最重要的还是流了血、死了人最终还是一败涂地。因此,我很能体谅诸位胸中的烦闷,一心只望不要再持续下去,各自退避三舍,做出些让步。然而,在巨大的利益拉扯下,人的意志怎会轻易扭转呢?白崇一乃是当世枭雄,心中自然装着‘一统天下’的大梦想,如今距离实现它仅有一步之遥,纵是断崖深渊,又怎么拦得住他踏出去的脚步呢?因此,求和是假,探听虚实是真。所谓虚实,就是除白崇一之外,众长老、堂主有几分斗志,上下弟子又有几分凝聚力,这两样乃是能不能取胜的关键所在。战场上,一曰志,二曰谋,三曰兵。我们若兼具志与谋便站在了上风。”

赤羽忙问道:“那经过你的探查,白元有几分实几分虚呢?”

石三不急着回答,却转向水生问道:“你以为白元有几分实、几分虚呢?”

水生受宠若惊,支支吾吾地道:“我以为它最多三成实、七成虚!”

石三又追问道:“为何下此定论?”水生更是期期艾艾答不上来,直至将脸色涨得通红,生怕说的不对,遭师兄笑话、受师父责备。然而石三却笑了笑,说道:“在我看来,他们是九分虚、一分实。白元上下,主战者仅有三人,白崇一、白楸以及白无双,余者皆是各怀心思,厌战情绪写在脸上。既然战是必然,而参战者又毫无战意,那注定是要吃败仗的。好战的三人中,白崇一虽是一代豪杰,却是雄伟不足,眼光不定,行事畏畏缩缩,观之不似人君!至于白无双,则完全是一腔热血,不羁胸中愤懑,早晚要死在‘冒失’二字之下。二长老白楸,是个无惧无畏、公正无私的完人。然而,其短处也正在于此,柔劲不足,弓而易折,或许他要死于白崇一之手,即便不死,也难得他的信任。这样一一看下来,白元之志已是萎靡不振,全靠白崇一一人苦苦支撑。所谓谋,乃治世之道。与白崇一这些年交往下来,足可见他的目光之短浅、心胸之狭隘、少谋而独断,仅此一点,便足以致命,再加之上下异心、左右不聚,气便平白泄掉了。在谋上,我们更胜一筹。兵是新党唯一的掣肘。白元将帅数十,弟子数万,兵甲无数,况且,借其声名、财力,想要招兵买马是不难的。但,也不至妄自菲薄,须明白,如今的新党也并非不堪一击,反而尽是精锐,足可以一当十。况且如今已坐拥两个化境高手,虽远不及白崇一,却也不输几位长老及他们所列的波月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有些吃惊地看着石三,半晌才缓过神来,忙问道:“你突破了瓶颈吗?”见他点头,众人皆是惊喜异常,清风几乎要跳起三尺高,上前拉着起石三的手来,高声问道:“师叔果真大成了?你是怎么做到的?我师父这般勤勉尚不能触及瓶颈,没想到你第一个修至化境。”

赤羽等人也围拢上来,一个个向他道贺。石三道:“我正要同你们分享心得。当初白泽尊者向我们体内输入的那道真气,想是与黎民百姓有关,一旦与他们走得近了,或是被他们拥戴,那道真气便会窜进血脉,催动得真气充盈,一旦机缘到了,便可清晰感知到一层薄膜,越是修炼它便越是清晰,及至可以触及。再运气冲关,若能冲过去便得大成,若冲不过,便是功败垂成。从触及瓶颈到冲破大关,我足足尝试了上百次,还是靠着那道真气才最终得成。若要说什么经验,总结起来就八个字‘多动善念,但行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