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战后余波与全新征程(续)

在紧张的尝试过程中,一名队员突然发出一声惊呼:“不好,我们的行动似乎触发了建筑内的某种防御机制,有不明物体正朝着我们靠近!”监测设备显示,多个能量体正从建筑的不同方向迅速向大厅聚集。

楚逸迅速做出反应:“加快解除能量屏障的速度,同时准备好防御武器。我们不能被困在这里!”队员们一边加快破解能量屏障的工作,一边紧张地注视着那些逐渐靠近的能量体。这些能量体呈现出模糊的人形,周身散发着强烈的光芒,看起来充满了攻击性。

随着能量体的不断靠近,研究团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能否成功解除能量屏障,深入探索这座神秘建筑遗迹的秘密,还是会被这些未知的能量体击退甚至陷入危险之中,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第904章:危机化解与惊人发现

研究团队一边紧张地应对逐渐靠近的能量体,一边争分夺秒地尝试解除能量屏障。负责破解能量屏障的科学家额头布满了汗珠,手指在操作设备上飞快地跳动,不断调整着能量频率和符号序列的输入。

“快了,就差最后一步了!”他大声喊道。与此同时,其他队员们举起防御武器,严阵以待那些即将到来的能量体。能量体越来越近,它们周身的光芒愈发强烈,仿佛即将发动攻击。

就在能量体进入攻击范围的瞬间,科学家终于成功破解了能量屏障。随着一阵光芒闪烁,能量屏障消失了。“快走,进入入口!”楚逸喊道。队员们迅速冲进隐藏入口,在他们身后,能量体发出一阵尖锐的波动声,似乎对猎物的逃脱感到愤怒。

进入隐藏入口后,队员们发现这里是一个小型的密室。密室的墙壁上镶嵌着巨大的晶体屏幕,屏幕上闪烁着各种奇异的图案和数据流。在密室的中央,摆放着一个类似于控制台的装置,上面同样布满了神秘的符号。

“这些晶体屏幕上的数据看起来像是某种实验记录,我们赶紧分析一下。”一名科学家说道。研究团队立刻开始对晶体屏幕上的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获取了一些关键信息。

原来,这座晶体建筑遗迹是古老文明为了研究和控制“星核之力”而建造的实验基地。他们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危险的实验,试图找到一种方法,将“星核之力”融入到文明的科技体系中,以实现文明的跨越式发展。

然而,实验过程中出现了意外。“星核之力”的强大能量超出了他们的控制,引发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为了防止灾难扩散,古老文明启动了一系列防御和封印机制,这座建筑遗迹就是其中之一。

“看来这个古老文明对‘星核之力’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最终还是因为无法掌控而失败了。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楚逸说道。

在进一步分析数据的过程中,研究团队还发现了一些关于“星核之力”本质的重要线索。数据显示,“星核之力”并非单一的能量形式,而是一种融合了多种宇宙基本力的特殊能量态,它与宇宙的诞生和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我们能够深入理解‘星核之力’的这种本质,或许就能找到更有效的控制和利用它的方法。”一名理论物理学家兴奋地说道。

小主,

就在研究团队沉浸在这惊人发现之中时,突然感觉到整个建筑遗迹开始剧烈震动。监测设备显示,建筑内部的能量场出现了异常波动,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打破古老文明设置的封印。

“不好,我们的行动可能引发了更严重的后果。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同时想办法稳定建筑的能量场,防止灾难发生。”楚逸意识到情况危急,迅速下达命令。

研究团队一边朝着登陆艇的方向撤离,一边利用随身携带的设备尝试对建筑的能量场进行调整。在撤离过程中,他们不断遭遇各种因能量场紊乱而产生的危险,如能量风暴和不稳定的能量块。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研究团队能否成功撤离并稳定建筑遗迹的能量场,避免一场可能波及整个区域的灾难,一切都悬于一线……

第905章:紧急撤离与艰难抉择

研究团队在剧烈震动的晶体建筑遗迹中艰难前行,周围不断有因能量场紊乱而产生的危险状况出现。能量风暴如汹涌的波涛般席卷而来,不稳定的能量块四处飞溅,稍有不慎就会对队员们造成严重伤害。

“大家小心,保持紧密联系,跟紧队伍!”楚逸大声喊道,同时灵活地躲避着一块飞来的能量块。队员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熟练的技巧,在危险的环境中稳步前进。

然而,随着他们向建筑外层靠近,震动愈发强烈,前方的通道甚至出现了坍塌的迹象。“通道被堵住了,我们得另寻出路!”一名队员焦急地说道。研究团队迅速利用手中的探测设备,寻找其他可行的通道。

在一番紧张的搜索后,他们发现了一条狭窄的通风管道。虽然这条管道空间狭小,且内部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但此时已别无选择。“大家听令,依次进入通风管道,注意不要分散,随时保持通讯畅通。”楚逸下达命令。

队员们一个接一个地钻进通风管道。管道内部弥漫着刺鼻的气味,且空间狭窄,行动十分不便。更糟糕的是,随着能量场的持续紊乱,管道内开始出现漏电现象,一道道电流在管壁上闪烁。

“小心电流,尽量避免接触管壁!”队员们相互提醒着。就在队伍艰难前行时,走在前方的队员突然停了下来。“前面有个能量节点,正释放出强大的能量,我们过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