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段誉用六脉神剑刻在青砖夹缝的路线图在脑海中浮现——那些被替换的《金刚经》锦幡背面,分明是西域火油浸染的痕迹。
藏经阁三层飞檐下,二十七个青铜铃铛只剩三枚完好。
龙傲天接过小沙弥递来的火折子,照亮横梁内侧焦黑的引线槽。
这里本该是慕容复昨日探查的位置,此刻却多了道新鲜掌印,掌纹边缘泛着化功大法特有的青灰色。
"第三根承重柱。"他忽然旋身劈开经柜,北冥真气裹着《易筋经》抄本稳稳落在玄苦掌心。
经书封皮下露出半截硝石纸,正是西夏特制的延时火信。
老和尚瞳孔微缩,这手法与二十年前吐蕃国师袭击少室山时如出一辙。
日影西斜时,大雄宝殿前的青铜鼎重新燃起清香。
龙傲天站在七十二绝技拓本垒成的高台上,腰间软剑缠着沐妃雪硬塞过来的杏色丝帕。
台下三千江湖客的兵刃倒映着晚霞,将他的影子拉长成贯穿整个广场的墨痕。
"三年前雁门关惨案,在场诸位可有人记得契丹商队里那个抱着木马的孩子?"他忽然翻转剑柄,露出刻着"耶律"二字的隐秘凹槽。
前排的丐帮长老突然踉跄着跌坐在地,当年正是他带人截杀那支商队。
人群中的骚动被暮鼓声压住。
龙傲天弹指震碎三丈外的灯笼,烛火在空中凝成北斗七星图案:"天机阁用化功大法控制各派高手时,可曾分过胡汉?"崆峒派那位英气女侠突然扯开衣领,露出锁骨处青黑的掌印,引得同门倒抽冷气。
当最后一丝余晖消失在山门后,八大门派的掌门令牌整齐摆上供桌。
玄苦大师将达摩院首座的金刚杵横放在前,这是百年来首次有外人获准触碰少林至宝。
龙傲天却转身将金刚杵递给沐妃雪,少女慌乱中扯落他半截染血的衣袖,露出苗疆巫医留下的凤凰图腾。
子夜时分,龙傲天独坐在钟楼顶层。
掌心摩挲着沐妃雪遗落的银蝶步摇,远处山道上三十七个门派的灯笼连成蜿蜒火龙。
三个时辰前,正是他用这些灯笼的明灭变化,向潜伏的慕容复传递了收网信号。
"龙大侠好雅兴。"瓦片轻响,玄苦大师的锡杖尖端挑着个乌木匣,"这是打扫战场时发现的。"匣内羊皮卷上画着星宿海地形图,角落朱砂印着沐妃雪家族的莲花徽记——与她腰间玉佩的纹路分毫不差。
晨钟响起前,守夜僧人在放生池边捡到个牛皮信封。
火漆封口处拓着半枚龙纹,正是龙傲天昨日用来盖住火药引信的私印。
信笺空白处唯有一滴墨渍,形状酷似沐妃雪发间摇晃的银蝶翅膀。
龙傲天将信封压在《楞严经》抄本下,指尖残留的朱砂在经书扉页印出半朵红莲。
藏经阁顶层的铜钟突然自鸣三声,惊起满山宿鸟。
他望着振翅远去的夜枭,忽然想起苗疆那位盲眼巫祝的预言:"凤凰浴火时,银蝶当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