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宋义:风云乱世中的跌宕人生

古今名人记 念楠方 1518 字 1个月前

第三节:怀王重用

宋义见到楚怀王后,凭借着自己对天下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出色的口才,详细阐述了当前反秦斗争的形势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他分析了秦军的优势和劣势,指出义军虽然在一些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但不能忽视秦军的强大实力,必须联合各方力量,谨慎应对。同时,他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战略建议,包括如何整合各路义军、如何与其他反秦势力合作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进攻时机等。

楚怀王对宋义的见解大为赞赏,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于是,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封他为武信君,将楚军的指挥大权交给了他。项羽则被任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一同随宋义率领楚军北上救赵。

宋义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决心不辜负楚怀王的信任,带领楚军在反秦斗争中取得更大的胜利。然而,他或许没有想到,自己与项羽之间的矛盾,将在接下来的行动中逐渐激化,成为影响楚军命运的关键因素。

第四节:安阳滞留

宋义率领楚军行至安阳时,却突然下令军队停留不前,这一停就是四十六天。宋义的这一决定让楚军上下都感到十分困惑,尤其是项羽,他急于与秦军决战,为叔父项梁报仇。

项羽多次向宋义进言,认为应该迅速渡过漳水,与赵军内外夹击秦军,必定能大破秦军。然而,宋义却有着自己的打算。他认为秦军攻打赵国,若秦军胜利,必定疲惫不堪,此时楚军再趁机出击,可坐收渔翁之利;若秦军失败,楚军则可趁势西进,直捣咸阳。因此,他想等待秦赵双方两败俱伤后再采取行动。

宋义不仅按兵不动,还在军中举行盛大的宴会,为自己的儿子宋襄送行。宋襄要去齐国担任相国,宋义亲自将他送到无盐,大摆宴席,饮酒作乐。而此时的楚军士兵们却面临着寒冷和饥饿的困境,军中士气逐渐低落。

项羽对宋义的行为极为不满,他愤怒地对将士们说:“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楚军将士的心声,也为他后来采取行动埋下了伏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五节:帐中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