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项燕:楚国最后的擎天之柱

古今名人记 念楠方 1585 字 1个月前

在合纵联盟的军事行动中,项燕被推举为联军统帅。他精心制定了作战计划,针对秦国的军事部署,采取了分进合击的战术。联军在项燕的指挥下,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收复了部分被秦国占领的土地。然而,合纵联盟内部各国之间利益诉求不同,矛盾重重。在关键时刻,一些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擅自撤军,导致合纵联盟的军事行动功亏一篑。

尽管合纵抗秦最终失败,但项燕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的战略眼光和领导能力,依然得到了各国的认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更加坚定了保卫楚国的决心。回到楚国后,项燕继续加强楚国的军事建设,积极训练新军,等待着与秦国的下一次较量。

第四节:李信伐楚 初战告捷

秦国在经历了短暂的挫折后,并没有放弃消灭楚国的计划。秦王嬴政再次谋划伐楚,年轻将领李信主动请缨,声称只需二十万秦军便可征服楚国。嬴政听信了李信的豪言,任命他为伐楚主将。

李信率领二十万秦军气势汹汹地进攻楚国。项燕分析了李信军队的特点和作战风格,认为秦军此次来势虽猛,但兵力相对分散,且李信年轻气盛,可能会轻敌冒进。于是,项燕决定采取避其锋芒、诱敌深入的战术。

楚军故意示弱,佯装败退,引诱李信的秦军深入楚国腹地。李信果然中计,他误以为楚军不堪一击,便率军一路追击。项燕则暗中集结楚军主力,在秦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当李信的秦军进入埋伏圈后,项燕一声令下,楚军从四面八方杀出。秦军顿时大乱,在楚军的猛烈攻击下,损失惨重。李信率领残部狼狈逃窜,项燕乘胜追击,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场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楚国的士气,也让项燕的声望达到了顶点。楚国百姓对他充满了信任和期待,希望他能带领楚国彻底击退秦国的入侵。然而,项燕深知秦国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第五节:王翦压境 悲壮落幕

李信伐楚失败后,秦王嬴政意识到楚国并非易与之辈,于是重新启用老将王翦,命他率领六十万大军再次进攻楚国。王翦深知项燕的厉害,他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略,率领秦军抵达楚国边境后,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安营扎寨,与楚军对峙。

项燕面对王翦的六十万大军,不敢掉以轻心。他也加强了楚军的防御,在边境修筑了坚固的防线,严阵以待。双方对峙了数月之久,楚军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的备战状态,士气逐渐低落,粮草供应也开始出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