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山林探寻,理想之境

当最后一滴血珠坠入潭心时,五头雪豹背上的《握奇经》符文开始褪色。

雄豹低头轻嗅吴长彦染血的衣摆,喉间滚动的已非低吼,而是类似青铜编钟的宫商之音。

潭水在此刻重新流动,将斑驳的血色冲成洛书轨迹,而吴长彦指间的青铜柳叶,正悄然浮现出半阙未完成的《百兽谱》......五头雪豹喉间的青铜鸣响渐渐化作松涛般的韵律,雄豹残缺的右爪轻轻搭在吴长彦膝头,爪尖凝着的八极拳劲气正化作细碎铜屑簌簌坠落。

潭水倒映着人兽相望的奇异图景,那些《太乙神数》的水纹残影在触及吴长彦染血的衣摆时,竟凝结成半透明的《青囊书》残页,字里行间游动着针灸铜人的虚影。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寒潭上方的雾霭时,雪豹背脊的《握奇经》符文已褪成青苔色。

雄豹忽然低头衔住吴长彦腰间蓑衣残片,转身跃向崖壁某处垂落的青铜藤蔓。

那藤蔓受兽齿咬合竟发出编钟长鸣,惊起潭畔七株野茶树上的雾凇,冰晶坠地时凝成《千金方》里的"五禽戏"图谱。

吴长彦按住任脉要穴起身,发现足下莲台不知何时已沉入潭底,取而代之的是块刻满星斗纹路的陨铁。

陨铁表面残留着豹爪抓挠的痕迹,深浅不一的沟壑恰好构成武当"龟蛇盘"的起手式。

他俯身触摸那些纹路时,指尖突然刺痛——原来每道爪痕里都嵌着粒青铜麦穗,麦芒上凝着露珠般的《易筋经》梵文。

随着雪豹群消失在钟乳石林深处,山谷忽然响起石磬自鸣。

吴长彦循声望去,见寒潭西侧崖壁剥落大片青苔,露出整面《山海经》浮雕。

那些上古异兽的眼珠皆是活动的青铜球,随他步伐转动时发出机括咬合的咔嗒声。

当他的影子投在"夔牛"浮雕上时,岩缝间突然喷出硫磺味的水雾,在阳光下凝成八极拳"立地通天"的拳架投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午时分,吴长彦终于踏上陨铁指引的修炼台。

这是块半悬在雾海之上的玄武岩,岩面天然凹陷成太极阴阳鱼状,鱼眼位置各生着株叶脉泛紫的何首乌。

他解开发髻测量方位时,坠落的发丝竟在地面摆出洛书轨迹,而缠绕指间的青铜柳叶突然发热,叶脉间渗出《黄庭经》的云篆将发丝烧成灰烬——这是天地在警告他不可妄测天机。

暮色四合时,吴长彦盘坐在阴阳鱼交汇处调息。

他刻意未解开封住的任脉,任由七十二道《阴符经》热流在带脉横冲直撞。

剧痛中呼出的白气凝成半透明龟甲,甲片上的灼痕自动排列成"亢龙有悔"的爻辞。

当子时的露水坠在龟甲裂痕处时,整座山谷突然响起此起彼伏的青铜磬音,惊得寒潭倒映的星斗都泛起涟漪。

七日后的黎明,吴长彦在修炼台边缘刻下第九道卦痕。

陨铁表面的青铜麦穗已尽数发芽,麦苗根系深入岩缝时带出暗红色的《神农本草》砂土。

他正欲取潭水烹煮野茶,忽然发现水面倒影里的北斗九星竟比昨夜偏移三寸——这是《乙巳占》记载的"天罡易位"凶兆,但当他仰头观星时,真实星图却纹丝未动。

某种冰凉的触感突然爬上脚踝。

吴长彦低头看去,见那株何首乌的藤蔓不知何时已缠住他的足三里穴,紫色叶脉间渗出青铜色汁液,在皮肤上蚀刻出《千金翼方》的解毒篇。

他顺着藤蔓望向雾海深处,隐约听见雪豹群在崖顶发出的示警长啸,声波震落的山石在半空凝成"履霜坚冰至"的卦象。

吴长彦将染血的布条系在修炼台东侧的青铜藤上,布条迎风展开时显化出半幅《导引图》。

当他终于在山谷中央的陨铁太极图坐定,身后的寒潭突然浮起三百六十朵青铜莲,每片莲瓣都倒映着他前世伏案猝死时的画面。

晨雾在此刻凝结成冰,将他眉心的汗珠冻成《周易参同契》里的"五金八石"之象。

修炼台下的岩层传来细微震颤,仿佛有巨物正在地脉中翻身。

吴长彦闭眼前最后瞥见潭畔野茶树剧烈摇晃,七片茶叶挣脱枝桠飞入他怀中,叶背的银纹拼凑出半句模糊的谶语:"见龙在田,利见..."后半截字迹被突然涌上的硫磺雾气吞没,只余叶尖悬着的水珠,将他的瞳孔折射成《河图》《洛书》重叠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