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天,轮到樵夫来送饭,叶灿看他走路虎虎生风,不由得想到那天他唱的词曲,心中一动,故意提道:“大师退位有多久了,大理国如今可还太平?”
一灯大师身子一怔,道:“出家人不问俗事,不过正廉一向宅心仁厚,定不会做出劳民伤财的事来。”
樵夫脸色已微微泛红,但并未明说,只道:“大皇子从小便温顺懂事,可就怕...”
一灯喝过一口茶,随口问道:“怕什么?”
樵夫平时在山腰把守,极少有机会与一灯攀谈,心中担忧一直没有机会说出来,如今机会难得,他当即梗着脖子点明道:“就怕高氏把持朝政。”
樵夫乃是前朝大将军,对大理情势再清楚不过,高氏一脉在大理势力庞大,几乎和段氏同脉而出。
高氏在大理经营多年,前两任家主高升泰更是已经登基为帝,只不过因为民愤,去世后又将皇位还给段氏。
只不过后来段誉即位,他武功已达天下前五的程度,高氏如何再敢放肆?
段智兴虽与祖父段誉武功相差甚远,但也是天下绝顶水平,如此高氏才忍气吞声,让朱子柳抢了高氏做了几十年的丞相之位。
可一等段正廉即位,高氏立刻趁机反扑,大肆把持朝政,如今的大理,倒不如说是高氏的天下。
一灯听后眉头一皱,旋即又舒展开来道:“我看未必见得,好了,世俗之事,不必再提了。”
樵夫猛然跪倒在地,直言道:“若高氏乃是大理国顽疾,不可一日去除。那蒙古可是来势汹汹,我大理在南宋背部,鞑子野心渐盛,他们难道不会先除大理,随后南北合围再拿下南宋吗?皇上!大理危矣!”
情急之下,樵夫竟又喊了一句皇上,这些话其实都是他们师兄弟几个一块喝酒时朱子柳所说,只不过大家知道一灯心意已决,只有樵夫担忧国事,一直记到现在。
一灯苦笑了一声,说道:“就算我救得一时,又有何用?若是他们不争气,迟早被别人夺了去。好了,有客人在,休要再提,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