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地区也属里下河区域,这不夏天里下河刚闹水灾么,为了防止今后再闹水灾,甘泉县主动筹资大搞水利,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借着修水利为名把赵有禄老家人全打散迁别地安置,这就等于彻底把病灶端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有人摸到赵有禄老家搞背景调查。
一箭双雕的好事,既给县尊大人落了个好政绩、好官声,又把大家都担心的隐患除了,真要说谁倒霉,大概就是赵有禄家的邻居了。
好端端的住了一辈子突然就要挪窝,搁谁能高兴?
但这事也不能怪赵安,谁让这些个邻居太热心肠呢。
来个人一打听就给出证明,你们不嫌麻烦,跟这事相关的三位大人就头疼的睡不着觉了。
得亏这还是乾隆朝,再往后去个几十年,鬼知道县尊大人会不会心一黑借着通“长毛”名义就把人村子给屠了,甚至连赵有禄的父母也不放过,一了百了!
所以,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道理是一点不假。
既然决定搞水利工程,那肯定要专业些的,你不能连个图纸都没有脑袋一拍就动工啊。
毕竟这事也要上报府里、省里的。
工部和河道衙门倒无须上报,就跟国道、省道、乡道似的,各级管各级的。
工部和河道衙门出面搞的话,得是重量级的,如黄河、长江、淮河这一级别。
县尊大人拍板明天就让工房将相关资料搞来,再派人实地测量,而他则亲自去恒利把老太爷的银子借来好落实工程款。
讲道理,给百姓修河治水就应该是老太爷出钱,这地方官为百姓修河治水还要跟老太爷借,显得老太爷太不地道。
那借多少呢?
原本县尊大人是打算借五万两出来花花的,现在既然是替老太爷办事,那五万两就不够了,怎么着也得二十万两吧?
怎么分,县尊大人都给想好了。
拿五万两出来做工程款,余下的钱四四二分。
赵安四,县尊四,老宋二。
别看老宋这个“二”有点吃亏,实际却是占便宜的,因为到时还利息时老宋也按“二”来还,压力少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