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忠不离孝,孝不离忠!
既然你十五阿哥不孝,那和中堂只能给你老十五来个大忠榜样了。
两淮巡盐御史郑博文折子中那个“忠教授”无疑和跪在地上的“不孝”十五阿哥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对比,你十五阿哥忠在哪,又孝在哪?
忠孝俱无,有什么资格成为储君!
没来由的中堂大人倒是加深了对赵有禄那马屁精的好感,这小子就跟提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似的,总能精准的替他和中堂送上惊喜。
老太爷这边随手想要找放大镜,却发现镜子不在,索性笑道:“朕就不看了,和珅你读给朕听。”
“是,主子。”
和珅忙打开郑博文的折子,直接跳过上面的废话将扬州出了个“忠教授”的事洋洋洒洒跟老太爷念了。
“.主子,这个赵有禄先前只是扬州府学的一个小小学录,且还是监生出身,因主子隆恩这才破格升任府学教授,未想对主子、对咱大清竟怀有如此赤诚报效之心,奴才瞧着都欢喜呢
主子您再听这‘生入文华殿、死入紫光阁’的学训,就奴才这脑袋都想不出呢,要是咱大清的读书人要都以此为志向,咱大清可不就得万万年么.”
说话间,和珅故作无意的瞥了眼跪在地上的十五阿哥永琰,竟是替十五阿哥求起情来:“主子,嘉亲王跪了有一会了,是不是让他起来说话?”
听了这话,正听的有趣且十分高兴的老太爷就跟小孩子似的突然想起什么,转头看向跪在地上的十五阿哥,气乎乎道:“一个七品小官都对朕无比忠诚,永琰,你是朕的儿子,为何对朕反而不如个七品小官,你这是对朕不孝,不孝就是不忠!”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