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这小子是当尚书的料

清妖 傲骨铁心 2315 字 1天前

乾隆朝不就有位总督大人一年花上亿养一会写报告的师爷么。

干的再差,三五百万收入也是轻轻松松入账的。

所以季师爷这会退休,往少了算也是损失几千万。

看着一脸惊讶不解的赵安,季先生笑了笑:“你真想知道?”

“先生家里莫非遇到难事?若是如此可否告诉学生,学生虽只是七品学官,但必尽力为先生解决。”

赵安说的是发自肺腑的真心话,没有季伯昌拉他一把,他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实现阶级的大跨越。

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况说起来季伯昌真就是他仕途上最重要的贵人,不管什么事都要帮一把的。

这也是为何他把另一贵人丁知县称为“老丁”,但对季伯昌这个师爷仍是恭称先生的原因。

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贵人,但第一个贵人的含金量最大。

没有之一。

“你倒是有心了,不过我家中并无难事。”

季先生摇了摇头,看着一脸真诚的赵安终是说出心里话,“赵安,你要只是个吏员,我倒也不必急着回乡,但你如今却做了朝廷命官,说实在的我是有点担心的。”

听了这话,赵安哪里不明白季先生担心什么,不就是怕他这个“假大人”哪天东窗事发么。

正想开口安慰季先生无须担心,因为他和老丁、老宋已经转型为“以贷养贷”的小团伙,只要借的多就不怕催债的。

季先生已然开口道:“我也不知道你小子将来能走到哪步,不过不管你将来做了什么官,看在你叫我一声先生的份上,日后你若惹出祸来不要把我这个先生说出来就好。”

“.”

望着坐上马车离开府学的季先生,赵安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半响撇了撇嘴,嘀咕一声:“算了,人各有志,大不了等我把老太爷家底掏空给你弄个部堂退休待遇好了。”

府学周边用于出租的民房腾空后,宅行立即组织人手进行清理、改建。

不涉及改动房屋主体,只是进行简单的装修,因此工程量不大,绝对能赶在学生入住前完工。

赵安抽空亲自去看了下,这年头的装修材料没甲醛超标一说,加之又没有油漆,所以也不存在刺鼻气味问题。

基本是满意的,就是走时还是对人宅行提了几点要求,似乎不这么做他就白来了似的。

随着学庙前竖立的倒计时进入尾声,来自扬州府辖各州县的学子在各自学官老师带领下陆续抵达府城。

由于考场设在府学,这两天赵安真是忙的团团转,连晚上回去跟小娘子亲热都是草草了事。

终于,倒计时清零,关系能否考上功名最重要的一关——府试正式开始。

作为副考官的赵安自然同主考官知府大人一起出席了开考仪式,整个仪式流程比县试隆重许多,考场安全的也改由参府老爷派来的绿营兵负责,而不是像县试时由当地衙役班壮负责。

只这些绿营兵看在赵安眼里差劲的很,不仅装备十分落后,营兵也没什么精气神,一个个没精打彩的就跟上班下班似的应付。

难怪几年后几十万清军和白莲教那帮乌合之众都打了八年!

什么概念?

当年吴三桂领着一帮精兵强将跟清军也打了八年!

相当于白莲教那帮乌合之众能跟吴三桂麾下的百战精锐相提并论了。

可能当下唯一还算有战斗力的就是被福康安调往雪区的那支索伦劲旅了吧。

最新的邸报上有关于此事的新闻报道,说老太爷下旨命海兰察为参赞大臣,率巴图鲁侍卫和索伦兵一千余人前往西安归将军福康安统领。

赵安估计清军正式进入雪区得等明年。

原因自是京师还在庆祝老太爷万寿,万寿期间哪里能动兵呢,这不扫老太爷兴么。

另外可能是和大雪封山有关。

虽然对清朝完全无好感,但对乾隆朝最后一次雪区作战,赵安还是给予肯定的。

如果没记错,福康安、海兰察他们就是从雪区归来后陆续病死的。

可能是高原反应后遗症导致。

除了这件事,邸报上还登了个“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