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合法工资水平计算,大概是他三百年的工资总收入。
除了两张千两面值的,其余都是五百、三百的小额面值,看着厚厚一叠。
这年头银票纸张、大小看着跟后世的大额港币差不多。
“赵大人痛快,郑某自也敞亮,放心,明天郑某的折子就递进京,赵大人回去等喜讯吧。”
老郑随手将银票捏在手中数也不数就放进了桌子右下方的抽屉中。
抽屉这东西可不是后世办公桌才有的,早在唐宋年间就有了,专门用于存放重要材料,当然也包括值钱物件。
收条没有,承诺没有,就一个回去听讯。
求人办事就这么难啊。
赵安还不得不乖乖回去等消息,没办法,谁让他在京里没路子呢。
如果老郑没有骗他,明天就将材料报送京里,估摸跟钱庄那边就是一前一后。
一边是忠字在心头,一边是捞钱小能手,且有主动缴纳议罪银的先进事迹在前,赵安不敢想象和中堂会如何看他,老太爷又如何个心慰法。
回到司中刘小楼来报到了,是县学宋教谕请季师爷给帮忙调动的。
刘小楼之前在税课司是临时工,赵安特意把人调过来肯定要给人家一个书办待遇,便吩咐副校长马学正给刘小楼办理府学正式工手续,工资拿双份。
税课司一份,府学一份,喜的刘小楼眉开眼笑,跟着赵哥干就是有奔头。
其实刘小楼是知道赵安真实身份的,但他不知道府学上下称呼的“赵大人”档案上的名字却不叫赵安,而叫赵有禄。
表哥王万全被赵安安排当了校办主任,刘小楼却没有被赵安安排在哪个科室,而是直接让他做了自己长随,有什么事让对方跑一跑、办一办,能省他好多事。
刘小楼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被赵安派去下关码头打听孙老四回没回来。
“如果人回来了,你就跟他说我到老地方找他有事商量。”
之前赵安在税课司搞认证时雇了一批青帮的人,刘小楼同这些人打交道时知道赵安也给青帮爷叔递了帖子,却没多想,因为这种事很平常,没什么大惊小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