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番僧与阿南

宋玉摇头,从包袱里取出所有干粮,道:“我没来过石佛窟,此时就是闻名而来。诸位不嫌弃,这些饼是我一点心意!”。

阿南并未扭捏推脱,叫身旁同门接过。大悲寺一行对着宋玉是连连行礼。

不久,几位村妇走近,拿出瓜果,道:“谢谢大师救下我的孩子。”说着说着伴随着时不时的抽泣声。

阿南宽慰几句,问道:“几位均已知晓,自己的孩子会到何地,做何事?”

几位妇女点头。

阿南点头,道:“既已如此,小僧也无话可说。”

辞别妇女几人。宋玉陪着走了一阵,忍不住问道:“阿南大师,那些孩童既非转世灵童,其母仍要将其送走。于心何忍啊!”

阿南道:“我先前拦路,比试。已是想圆了这份因果。可,也只能如此了。这些孩童,家中均是多子,家贫。想来,送走也是一种解脱。”

宋玉想也没想,愤懑道:“那还生个啥,养不了就别生啊!养而不教,哪有如此父母!”

阿南盯着宋玉,想说又没说出口,只得道:“阿弥陀佛!宋少侠,心性纯良!只希望,你能时时怀有此心!”

宋玉不懂,可阿南走过太多地方,见过太多是非。

凉州本就是连连战事,又非富庶之地。家中子弟从军、务农都需大量男丁。平常人家,男子能到五十还能无病无灾已是天大的幸运。

不是养不起,是只能多生育才能活下去!

更不是养而不教。能活着,一家人有个一亩三分地,顿顿吃饱饭就够了。那还谈什么教。

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宋玉又想起了青山县淹死的小孩,至亲之人也是不管不顾。

世人只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却不解,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