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悟道(二)

“师尊说过,幻境的本质是道的投影。”他闭上眼睛,试图平复内心的波动。

识海中浮现出师尊那慈祥的面容,以及曾经教导他的点点滴滴。

神识却沉入丹田,那里觉醒的先天道体此刻正泛着微光,如同星辰般闪烁。

雷属性的金色与水属性的蓝色在经脉中形成太极流转,每一次循环都带来奇妙的感觉。

忽然,他想起在雷渊道窖中,当雷电与玄冰在体内交锋时,那种“极端中寻找平衡”的感悟。

“幻梦法则不是制造假象,而是放大执念。”他喃喃自语,声音虽轻,却在识海中激起涟漪。

指尖在虚空画出水之道的柔与雷之道的刚,两种截然不同的灵力交融处,竟浮现出一丝淡金色的光芒——那是时间法则的余韵,在光阴道窖中领悟的“刹那即永恒”。

那一瞬间的感悟,如同黑暗中的一缕光明,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道窖内的黑雾正如同被阳光驱散的晨露般消散,每一滴雾珠都折射着七彩光芒,美得令人窒息。

门扉上的人脸雕刻已全部化作笑脸,那些曾经扭曲的面孔此刻显得安详而平和,眼眶中流淌着清澈的光,如同山涧清泉般纯净。

掌心的银杏叶不知何时变得晶莹剔透,叶脉间流转着细碎的幻梦符文——他不仅破解了幻境,还将幻梦法则融入了自己的灵纹之中。

每一道纹路都仿佛活了过来,在皮肤下游走,与他体内的灵力共鸣。

接下来的道窖闯关进入了奇异的节奏。

第五座“山岳道窖”中,他面对的不是巨石碾压,而是“背负众生”的心灵考验——当无数凡人的哭号声在识海响起,那些声音如此真实,仿佛就在他耳边。

他仿佛看到了战火纷飞的村庄,看到了饥荒中挨饿的孩童,看到了疾病缠身的老人。

他回想起在海边渔村见过的场景,老渔夫将最后一条鱼塞给饥饿的孩童,自己却在风暴中葬身海底,连一丝头发都没有留下。

他没有像其他修士那样强行运功抵抗,而是张开双臂,任由“山岳”压在肩头,感受着那份沉重。

他的膝盖即将触地的瞬间,领悟了“负重前行”亦是道的一种,那种沉重不再是负担,而是责任与担当。

山岩在他掌心化作春泥,滋养出象征希望的绿芽,嫩绿的生机在黑暗中绽放,带来了生的希望。

第十座“焚心道窖”堪称真正的考验。

整座道窖化作熊熊燃烧的熔炉,不是物理上的火焰,而是心火的具现。

那火焰呈现出诡异的蓝紫色,温度之高,连空间都扭曲变形。

汪永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丹田被火焰吞噬,灵力化作飞灰,道体上的纹路也在剥落,如同被烈火焚烧的画卷。

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道基崩塌”,无数天才修士在此处道心破碎,沦为废人,甚至有些人选择了自爆元神,以求解脱。

但他忽然想起在光阴道窖中看到的未来画面——那个站在悟道峰巅的自己,眼中没有胜利的狂喜,只有俯瞰众生的悲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道心若焚,便重铸道心。”他在火海中盘坐,姿态从容不迫,任由火焰灼烧灵魂。

当最后一丝理智即将消失时,识海深处突然浮现出三千道窖的全貌,每一座道窖的符文都在与他共鸣,仿佛在诉说:“毁灭即是新生。”那些符文如同跳动的火焰,在他识海中编织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当他浑身浴火走出道窖时,悟道碑上的符文突然从金色转为七彩,这是千年未有的异象——意味着闯窖者同时领悟了三种以上的法则,并开始融合。

七彩光芒如同桥梁般连接天地,引得无数修士抬头仰望。

观道台上,苏璃的水镜突然碎裂,碎片划破她的指尖,鲜血滴落在玉台上,散发出淡淡的金光。

她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的碎片,眼中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焚心劫都没能拦住他?当年我父亲可是用了半件灵器才闯过这关……”她回想起父亲讲述往事时的情景,那种凝重与艰难,与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轻松形成了鲜明对比。

赵轩望着远处云雾中若隐若现的黑衣身影,忽然想起宗门禁地的记载,上一个闯过焚心道窖的,正是百年前陨落的焚心剑主。

那场壮举至今仍被奉为传说,而今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似乎正在书写新的传说。

随着汪永顺闯过第三十座道窖,悟道峰的天地灵气开始出现异常。

原本弥漫的浓雾竟在他前行的方向自动分开,如同被利剑劈开般整齐,露出蜿蜒的石阶,每一级台阶上都浮现出古老的道纹,那些道纹闪烁着微光,仿佛在欢迎真正的悟道者。

台阶表面光滑如镜,却又透着岁月的沧桑,每一道道纹都似乎承载着无数的故事。

第六十七座“因果道窖”前,他第一次停下脚步,站在那座看似普通的石门前,却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阻止他前进。

望着门扉上纠缠的锁链状符文,那些符文如同活物般蠕动,彼此纠缠不解,仿佛在演绎着某种深奥的道理。

忽然想起在光阴道窖中看到的命运丝线,那些纤细而坚韧的线条,连接着每一个生命,编织成庞大的命运之网。

“这一次的考验,怕是比想象中更加艰难。”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这次的考验不是幻象,而是真实的因果回溯——他看到自己前世是海边的礁石,承受千年海浪冲刷才修成人形。

每一波海浪都带着无尽的力量,拍打在他身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