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风波聚起

杨过见二人满是关切,当即出声道谢,“郭伯伯,郭伯母,感谢二位的信任。”

“所谓清者自清,对方想抹黑明教从中获利,那他定必要付出代价。我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的。”

杨过匆匆自郭府返回明教驻地,当即召集明教高层商议应对之策。

“如今蒙古使者被杀,朝廷对咱们明教本就心存疑虑,再加上史弥远和吴潜两派争斗不休。”

“咱们身处其中,稍有不慎,明教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杨过神色凝重,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警惕。

公孙清眉头紧锁,分析道:“教主,这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搞鬼,想要嫁祸明教。”

张一氓沉思片刻,说道:“不管幕后黑手是谁,咱们都必须尽快找到应对之策,自证清白。”

小主,

“否则,一旦坐实此事,明教与朝廷共同御敌的计划,就将毁于一旦。”

“这不仅关系到明教的存亡,也关系到两国百姓的安危。”

杨过说出心中疑虑,声音中带着一丝冷静和理智:“先是临安的童谣,再到襄阳的谣言,两者出现时间相差无几。”

“但其他州府并未出现此类谣言,说明对方很清楚咱们的活动轨迹,刻意针对咱们而来。”

“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证明对方的老巢就在临安。他们策划这一切,就是想利用朝廷的力量来打压明教。”

公孙清抚须思索片刻,“教主的意思是,对方是在临安造势未果,才会刺杀使节嫁祸明教?”

张一氓笑道,“还真是好算计啊!这是想把明教当刀子使啊!”

“想借明教之手,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争。”

公孙清附和道,“如此说来,此之事朝堂权力争斗,并不涉及蒙古国?”

张一氓出声反驳,“公孙右使,蒙古使节已经遇刺身亡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不管幕后黑手的目的是什么,这件事必定会引起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杨过眼中光芒一闪而过,释怀笑道,“先前我还怀疑是有人同时操控宋蒙两国势力在对付明教。”

“这一来,我心中的疑惑可就去了大半。看来幕后黑手只是想利用明教来达到自己在朝堂上的目的,而不是真的想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争。”

小龙女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脸上满是疑问,神色迷茫:“你们说的好复杂啊!”

“我怎么听不明白?”

杨过解释道,“此事是汉人间的内斗,不过使的手段下作了些。”

“不论背后要对付明教的是哪一方势力,此时必定都在临安城中。他们在临安城暗中布局,操控着这一切。”

说到此处,杨过突然想起了什么,目光望向公孙清,“关于赵方的死因,眼下可有查到线索?”

“樊一翁领着一窟鬼已经去查询了。”公孙清摇了摇头,目光中满是无奈,“眼下淮西地处两国交锋前线,当年参与查办此案的官员,多数已经不在。”

“急切间想要找出真相,难度太大。淮西地区局势复杂,很多证据都已经湮灭在战火中。”

杨过闻言,当即出声安抚,“公孙右使,难度大,那就慢慢追查。”

“不过,我怀疑眼前之事背后的主使,十有八九与毒杀赵方的是同一方势力!”

“依我看,不如暂时将调查重点放到临安。”

与此同时,临安城中,史弥远和吴潜的争斗,也如熊熊烈火,愈烧愈旺。

临安城,史弥远相府。

密室之中,摇曳的烛光将梁成大、薛极等人的身影,拉得扭曲变形,仿佛是一群来自地狱的恶鬼。

史弥远面色阴沉,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乌云密布,他重重地拍了下桌子,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

“哼,散布明教勾结蒙古的谣言,已在临安掀起风浪。”

“可吴潜那老匹夫,居然没有动作,难道他这是转性了吗?”

“长此以往,咱们的计划何时才能成功?” 史弥远的声音低沉而愤怒,像是一头被困住的野兽在咆哮。

“相爷,如今散布的明教勾结蒙古的谣言,就像石沉大海,吴潜那边不见动静。”

“朝堂上虽有几个御史跟风弹劾明教,可吴潜却将奏章扣住,根本不让皇上看到。”梁成大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声音焦急地解释。

史弥远冷哼一声,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吴潜这老狐狸,果然不好对付。”

“咱们必须得另寻他法,给他制造更大的压力,逼他就范!”

梁成大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上前一步,谄媚道:“史相,襄阳那边想必已经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