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臣之见,不如效仿当年梁山旧例,行诏安之举,许他以听调不听宣,方能保朝廷安稳。”
史弥远脸上挂着平和的笑容,语气谦逊:“吴相老成谋国,考虑周全,倒是老夫疏忽了。”
赵葵微微颔首,目光坚定,沉稳地说道:“两位大人所言,各有其理。”
“只是如今蒙古国大军压境,局势危急,仅凭朝廷的力量,想要抵御蒙古,实属不易。”
“明教既然主动示好,朝廷不妨与之合作,借助他们的力量,增强对抗外敌的实力。”
“但在合作过程中,朝廷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一旦明教有不轨行为,即刻采取行动,予以制裁。”
“臣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朝廷与明教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由朝廷和皇城司各派人手,在双方接洽的同时,监控明教的举动,并定期向陛下汇报。”
“在合作事务中,要保证朝廷掌握主导权,绝不能让明教喧宾夺主。 ”
张弘范沉思片刻,上前说道:“陛下,末将认为,除了与明教合作、监视他们之外,朝廷还可采取分化策略。”
“末将听闻,明教中部分教众出身贫寒,为了谋求生存才加入明教,教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朝廷可针对这一情况,许以荣华富贵,策反部分教众,让他们成为朝廷的眼线。”
“另外,对于明教中的重要人物,朝廷也可私下接触,许以高官厚禄,分化他们之间的关系。”
“从内部瓦解明教的势力,这样一来,即便明教日后有异心,朝廷也能提前获取消息,做好应对准备。”
紫袍太监一直站在角落里,此时向前迈出一步,尖着嗓子说道:“陛下,老奴觉得,不管是合作还是防范,都离不开皇城司的配合。”
“如今皇城司刚刚经历清洗,正是重新整顿的好时机。”
“不如让张统领在明教驻地周边安排皇城司眼线,监视他们人员的进出情况,同时安排皇城司探子混入明教内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外,重新梳理皇城司的情报网络,搜集明教在江湖上的消息,分析他们的动向,以便朝廷掌握主动权。”
赵昀静静地听完众人的谏言,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陷入了沉思。
他时而微微点头,时而眉头紧皱,显然是在心中反复权衡各方利弊。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只有烛火燃烧发出的“噼啪”声。
许久,赵昀抬起头,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所言,都有道理。”
“只是如今局势错综复杂,此事关系重大,朝廷不能贸然行事,朕还需仔细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