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新的线索

酒过三巡,初次品尝御宴的明教众人,心情大好,话匣子也逐渐打开。

参与宴席的文武官员,此时也看出皇帝有意拉拢明教为朝廷所用。

虽然心中对这群江湖草莽颇为不屑,但都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深谙逢场作戏之道,当下纷纷与明教众人谈笑风生。

然而,皇帝赵昀的脸色却渐渐变得凝重:“今日蒙古使节之事,让朕忧心忡忡。”

“蒙古人野心勃勃,对我大宋虎视眈眈。木教主,依你之见,当下该如何应对?”

杨过放下酒杯,扫视着在场的众人:“依我看,蒙古内部矛盾重重,各方势力勾心斗角,短时间内难以全力南下。”

“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整军备战,肃清吏治,以防蒙古人的突然袭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淮南水灾,道路损毁严重,交通不便,且水患过后必定瘟疫横行。”

“这种情况不利于蒙古大军进攻,不出月余,蒙古人定会退军。”

赵昀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点头说道:“木教主所言极是。”

赵葵举起酒杯,看向杨过:“木教主,若真如你所言,朝廷便可集中精力全力赈济灾民了。”

杨过举杯遥相回应:“赵侍郎,兵部尽可派遣哨骑前往查探!”

说话间,杨过想起贾似道谎报军功得以升迁的事情,露出一脸戏谑的笑容,看向赵昀:“若此时我在淮南前线,定会谎报军情。”

“将蒙古大军撤退之事,描绘成本人率军浴血奋战,最终击退强敌的大捷。”

“想来皇帝收到如此捷报,一定会毫不吝啬赏赐吧!”

赵昀闻言,脸色变得煞白。不由想到此时正在淮南主持事务的贾似道,声音低沉地说道:“木教主,贾似道此人,公忠体国,倒也是个干臣,朕对他颇为看重。”

“倘若他真的做出这等欺君罔上之事,朕定不会轻饶。”

赵葵听着杨过话里有话,心中“咯噔”一下。在心中思忖,莫不是这姓木的教主知晓什么内情?看来还得找个机会,私下向他问询清楚。

就在这时,一名教众神色匆匆地走到杨过身边,附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赵昀见杨过脸色陡然变得阴沉,心中一动,问道:“木教主,发生什么事了?”

杨过犹豫了一下,说道:“刚得到审问潇湘子和尼摩星的消息,具体情况,两人却又不肯多说。”

沉思片刻,杨过接着说道:“皇帝,我要亲自去审问潇湘子和尼摩星,从他们口中套出有用信息。”

赵昀连忙点头:“木教主,你自便就是。”

杨过冲罗伊点头示意,随即起身离开。

一众文武见皇帝与杨过二人窃窃私语,脸色阴晴不定。

此时见杨过离去,御宴上的气氛瞬间变得压抑,众人都下意识地停止了交谈。

沉默片刻后,左丞相吴潜捋着花白的胡须,微微颔首:“陛下,明教向来被朝廷视为魔教,今日虽立下微功,但与之共宴,若是传扬出去,恐怕……”

“吴相国此言差矣。”兵部尚书汪立信出言打断,“今日若非木教主,我大宋必将颜面尽失。”

“江湖儿女尚知忠义,难道吴相国还不如江湖人士明事理?”

吴潜脸色一沉,正要反驳,却见赵昀摆手说道:“两位爱卿不必争执。值此国难当头,正该同心协力。吴爱卿,你以为如何?”

听皇帝发话,吴潜当即躬身说道:“老臣以为,陛下圣明。当年梁山好汉尚能为国效力,今日明教既然愿意报效朝廷,理应给予礼遇。”

留在席间的张一氓看向吴潜,意味深长地开口:“吴相国若觉不妥,不妨直言。”

“我明教行事光明磊落,最厌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

吴潜被噎得面红耳赤,袖中的拳头紧紧握住。

此时,右相史弥远举起酒杯,笑着圆场:“陛下称明教为友,我等臣下自是奉明教为好友!”

“眼下正值朝廷危难之际,咱们自当摒弃前嫌,共赴国难!”

文宋瑞举杯附和道:“史相所言甚是,自当摒弃前嫌,共赴国难!”

韩无垢冷笑道:“如此最好,若有人敢在背后耍手段,那就得问问贫尼手中长剑答不答应!”

罗伊坐在皇帝身侧,自顾自地饮酒;小龙女与希林二人,一人怀中抱着一个婴儿,坐在一旁低声私语,对场中的唇枪舌剑充耳不闻。

这边,杨过在公孙清的带领下,来到关押潇湘子和尼摩星的偏殿。

偏殿内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潇湘子和尼摩星被铁链锁在圆柱上,看到杨过进来,二人眼中闪过一丝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