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舟注意到了她的神情变化,轻声问道:“时姑娘可是有想法?”
时晚夏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说道:“殿下,赋税之事,关乎民生与国本。
微臣虽不懂朝堂复杂的权衡,但私以为,或许可以在两者之间寻得一个平衡。”
“比如,在增加赋税的同时,也可以出台一些利民政策,鼓励农桑,扶持商贾,让百姓在负担赋税的同时,也能有更多的生计来源。”
沈砚舟眼中一亮,他没想到时晚夏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如此清晰的思路。
他低声道:“时姑娘所言极是,本太子稍后便向父皇谏言。”
就在这时,皇帝开口了:“众卿可有其他见解?”
沈砚舟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接着,他便将时晚夏的想法阐述了一遍,言辞恳切,逻辑清晰。
皇帝听完,眼中露出一抹赞赏:“舟儿,此想法甚妙,倒是给朕提供了新思路。”
沈砚舟十分谦逊有礼,这提议是时姑娘提出的,他只是代为转达罢了。
“父皇,此方法是户部侍郎—时大人,所提,儿臣觉得,此法可行,何不让时大人说说具体的方法呢?”
朝堂上的大臣们也开始交头接耳,有的面露思索之色,似乎在权衡这一建议的利弊。
时晚夏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感慨。
这朝堂之上,每一句话,每一个建议,都可能影响着天下百姓的生活。
而她,不过是这宏大棋局中的一颗小小棋子,却也希望能凭借自己的智慧,为这棋局增添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太子殿下竟然说出是她提出来的,满心赞叹的话语,让人感到心安。
沈御熙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群臣,缓缓开口:“诸位爱卿,如今我大楚内忧外患,民生、军事、经济皆有隐忧,不知各位可有良策?”
他话落,殿内一阵沉默,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敢率先打破这僵局。
时晚夏身姿挺拔,从容出列。
她虽是女子,在这满朝文武的朝堂中却毫不逊色,目光清澈,透着睿智与果敢。
沈御熙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早就猜出这时候站出来发言的会是时晚夏。
这女子向来思维独特,总能想出旁人想不到的办法,就如他所料,这般关键的时刻,她果然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