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他就适应了自己身份的转换,从一名公孙錾手下的百夫长,变成了赵烈身边一个维持粥棚治安的人员。
舒至曾经和常珊照打过一架,舒至得出来的结论是自己远远比不过常珊照,而且让沈从心惊诧的是,常珊照也有一件法器,法器的器灵是一条白龙。
没有过度的探究,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所以沈从心自然不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沈从心便开始无所事事起来。
他每天早上起来进行站桩,然后走桩绕涿县一圈,一边走桩一边观察涿县百姓们的情况。
随着赵烈的施粥,涿县基本上已经没有饿死的人了,百姓们的脸上不说红光满面,至少不是跟以前一样满脸菜色。
这些百姓们也知道沈从心的身份,知道他是大善人赵烈身边的人,所以看向沈从心的眼神自然也是十分的和善。
莫名的,每次看到这些人的眼神的时候,沈从心都会隐隐觉得自己将要突破筑基后期一般,他猜测可能自己已经可以摸到立身魄的门槛了。
而且自己的立身魄一定和这些百姓们的期望有关,或者说和自己的侠义魂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有关。
不过多次想要继续探究的时候,却无论如何也进行不下去,这么反复几次之后,沈从心索性也就不在管他了,到时候随缘再说吧。
除了和百姓们打招呼,剩下的就是去观察一下县里的世家们,这些世家一般来说都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每天在家里大排宴宴,完全不管县城内百姓的死活。
很多世家都在讨论着赵烈,好几个的世家都是在骂赵烈不识好歹的,只有张家的家主曾经讨论过是否要效仿赵烈,给百姓施粥。
但是因为家族内部人员的反对,这种提议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走桩之后,沈从心便会回到赵烈家中,跟着赵烈学剑。
赵烈因为没有罡气,所以他都是凭借着剑法的精妙进行对敌,而沈从心则是打算先熟悉这套剑法,之后再根据自身罡气的情况进行改进。
有的时候沈从心甚至觉得,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进行下去也不是不行,如果不用考虑灾年,饥荒和世家们,那简直更好了。
不过好景不长,过了几天之后,舒至找到了赵烈和沈从心,告诉了他们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粮食不够了,只剩下一天的粮食了。
听到这个消息,赵烈率先坐不住了,他有些慌张,也有些紧张,就那么坐立不安的看着沈从心。
沈从心嘴角勾起了一丝丝微笑,他知道,自己等待的时机差不多到了。
他告诉舒至说道:
“明天开始粮食要少放,并且告诉每一个来领粮食的人,赵烈已经在和世家们商量买粮的事情了。”
舒至看了眼赵烈,看赵烈点了点头,应允了沈从心的要求。
随后沈从心看向了孙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