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最大的缺点,在今天终于被补上。
这些人中,唯独只有越王脸上虽然笑着,可是内心却在担忧。
只有他清楚,这个男孩,就是未来的大明皇帝,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堡宗,历史上最废皇帝的有力争夺者,朱祁镇!
徐闻不知道历史改变以后,没有了漠北的那些蒙古人,这位将来的正统帝还会整出什么新活。
在徐闻看来,以朱祁镇的性格,哪怕不会闹出土木堡这种脑残事情,还会有其他的坑等着他。
朱瞻基不知道这些,他只是开心自己有后,大明有后。
他第一时间就找到徐闻,希望他像教育自己父亲,还有自己一样,好好地教育这个孩子,让这个注定成为皇太子的孩子能够长大成才。
经历过永乐洪熙二帝,徐闻已经渐渐明白,这些皇帝的命运,不是自己能够改变的。
他已经尽力挽救,通过四海商会研究所不惜成本的投入,还有各种珍贵药材辅助,都没能挽救这两位老友的生命。
现在他甚至有些玄学,自己就改变一下华夏未来的生存环境吧!
这些皇帝的性格,还有生老病死,真不是自己能够干扰的。
想明白这些,徐闻以自己年纪大,且为内阁首辅,事情多为由,推掉了这份托付,但他还是推荐了徐谦。
朱瞻基虽然不明白徐闻为什么会推掉,年纪大根本就不是理由。
这位越王还没满五十岁了,刚刚去上任交趾的黄福,年纪都比他大。
至于事情多,内阁有多少事,他这个当皇帝的还不清楚吗。
但宣德尊重徐闻的决定,在他看来,这位自己视之如父越王,任何的决定都有他自己的理由。
而且徐谦可以说很好继承了他父亲文的一面。
无论在文章,还是政务上,甚至还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由他来教导太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另一个方面,朱瞻基也可以理解为徐闻和自己一样,也在为自己的儿子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