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将帅协力钟离之战

济公传奇 王钟亭 4065 字 5天前

韦睿素来身体羸弱,不能骑马,作战时总是坐着小车督率军队。韦督厉将士,勇气无敌。平时与士卒同甘苦,极意拊循,所以令出必行,无战不胜。平时待下有恩,战时始可用威,否则士不用命,威亦何益,这是本段着眼处。

杨灵胤亦闻风退走。韦叡率将士至东陵,有诏令他班师,乃悉遣辎重前行,自乘小舆殿后,从容还至合肥。魏人服韦睿威名,不敢追蹑。韦睿就把豫州官府,俱迁入合肥城,即以合肥为豫州治所。庐江太守裴邃,也有能名,连拔魏羊石、霍邱二城,青、冀二州刺史桓和又克魏朐山及固城。

梁朝廷屡得捷书,盈廷相庆,哪知胜负靡常,得失无定!王茂到了河南城,被北魏的平南将军杨大眼,一鼓杀败,王茂弃甲遁还,杨豹狼亦弃城逃走,河南城复为北魏占有了。张惠绍自宿预进发,北往攻打彭城,派遣署徐州刺史宋黑,前往围攻高塚,又被魏武魏将军奚康生,率领士兵来援,宋黑竟而战死。

小主,

张惠绍继战亦败,仍然退保宿预城。北魏的中山王元英,及将军邢峦,先后继进,连战皆捷。再加魏平南将军安乐王元诠,亦督后军随赴淮南,梁国军队都望风生畏,节节退还。

桓和保不住固城,张惠绍保不住宿预,俱隳弃前功,仓猝南奔。前叙胜,后叙败,兔起鹘落,笔势不平。

那时临川王萧宏(梁武帝萧衍之弟)尚逗留洛口,拥兵不进。听闻魏军进逼梁城,不禁心生恐惧,亟召诸将集会商议,意欲旋师。

吕僧珍首先开口道:“知难而退,也是行军要诀。”

萧宏即答道:“我意也作是想。”

柳惔接入道:“我军出境,连克名城,怎得谓难?何必遽退!”

裴邃亦说道:“此次出师,原为杀敌而来,明知非易,奈何畏难?”

马仙璝朗声道:“王奈何自堕志节,甘取败亡!试想天子举全国将士,悉数付王,有前死一尺,无却生一寸!”

昌义之更怒气勃勃,须发尽张,面唾吕僧珍道:“吕僧珍直可斩首,岂有百万大兵,出未遇敌,便望风遽退!似此庸奴,尚有面目还见圣主么?”

朱僧勇、胡辛生拔剑趋出道:“欲退自退,下官当前向取死!”

诸将亦含怒欲出,吕僧珍乃谢诸将道:“殿下昨来风动,意不在军,深恐大致沮丧,故欲全军速返。”

裴邃尚欲有言,见吕僧珍以目示意,乃含忍不发。俟大众尽退,萧宏亦入内,因复问吕僧珍道:“公系佐命元勋,今为何自怯若此?”

吕僧珍即附耳低语道:“王不但全无谋略,且很是胆怯,我与王屡言军事,俱格不相入,看此情势,怎能成功!故不如见机退兵,还得保全大众。”邃始叹息而出。

萧宏因众情违沮,未便遽然退军,却亦未敢遽然进军。魏人知他不武,以巾帼相遗,萧宏虽然不免心怀惭愧,始终畏缩不前。

当时魏人有歌谣云:“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虎!”韦虎是指韦睿,萧娘指萧宏,吕姥指吕僧珍。吕僧珍听得此歌谣,越加愧叹,请遣裴邃分军取寿阳,萧宏终是不从。

魏将奚康生,派遣杨大眼请命元英,略言梁军屯留不进,畏我无疑,王若进军洛口,彼自奔败云云。

元英(拓跋英,北魏宗室名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孙,北魏景穆帝拓跋晃孙子,北魏南安惠王拓跋桢之子。)答说道:“萧临川虽然庸呆,部下却有良将,韦、裴诸人,皆未可轻视,汝等且静观形势,勿与交锋!”

元英亦未免自沮,然用兵不可无良将,于此益见。

未几已值深秋,洛口暴风大作,继以骤雨,梁军相率惊哗。临川王萧宏,竟而潜率数骑夜遁,将士求萧宏不得,顿时四散,弃甲抛戈,填满水陆。

萧宏乘小船渡江,趋至白石垒,天尚未明,便叩城求入。临汝侯萧渊猷乃是衡阳王萧懿的第三子,据守垒城,便登城问为何人?萧宏以实对。萧渊猷答道:“百万雄师,一朝鸟散,国家前途,可危孰甚!倘或奸人乘间图变,如何支持?此城地当冲要,不便夜开,且俟至天明罢。”

萧宏亦无法,唯向萧渊猷求取食物,萧渊猷乃缒食馈于萧宏,待旦(等到清晨的时候)方才纳入(接纳他进来)。萧渊猷颇不愧官守。

昌义之尚驻守梁城,听闻洛口军队溃败,与张惠绍引兵退还。此次梁朝廷出师,倾国大举,器械统是精利,甲仗亦很整齐,出次半年,只招降了一个反复无常的陈伯之,与梁朝廷没什么利益。陈伯之亦旋即病殁(病死)。

此外梁国劳师糜饷,损失甚多,兵士溃散,及老弱死亡,差不多有五万人,这都由任将非人(任职的将士所托非人),徇私废公,所以遭此一跌呢。

魏主拓跋恪(元恪)传诏各军,乘胜平南,中山王元英,进陷马头城,夺得城中积粟(积存的粮食谷米),悉数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