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抉择

书生剑气长 余墨一 2428 字 1个月前

陈先生表现得越来越像古村的人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陈先生的头发白了不少,在村子这几年新长的白发比在外面几十年长得都多。

而云远的爹娘,脸上的皱纹也多了些。

多年未见两个孩子,两人心中甚是思念,特别是大年的时候,思念犹如洪水将人淹没。

但想着孩子走出去了,可以过得很好,这种分离也是值得的。

“先生,你猜我们现在在哪儿?”

“猜?那你们还没回书院吧。”

东方不时会与先生联系,请教学问,因此陈先生知道他们在北浔这边。

“没回书院的话,整个北浔值得让你来找我的地方也就那么几个,没猜错的话,你们现在在文院吧?”

“先生厉害!比院主都厉害,一猜就中。”

“你们还找了院主?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先生未卜先知呀。”

东方又把文院的事给陈先生说了遍。

“继承北浔文运?有意思。”陈先生也没能想到是这样的事。

不过真的很有意思。

现在连北浔文院的人都想让这个被自己带出北地的弟子来继承一洲之地的文运,看来云远的路是真的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预想。

“先生您怎么看?”

“好事呀,你们有什么担心的?”

“好事?这么大的事先生这么快就知道是好事了?不用多想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显然,陈先生这么快就给出了答案,让东方几人没那么安心。

“怎么?不是好事吗?”

“不,当然是好事。但文院这么做,就不担心他们背后有所图?还有可能面临的危险?”

“小东方,你这样的担心是合理的,我很欣慰你为小远考虑得很周全。”陈先生先是赞赏了下东方。

“但有时你想得太多了。一洲之地的文运,你肯定知道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一笔永远无法估量财富。如果书院有所图的话,出了这么高的价格,他们图的一定是比付出更高的回报?你说,这天下还有什么样的回报值得文院如此做?”

“那这不正说明他们所图非小吗?”

“他们所图越大,越不可能对小远有害。一洲文运加身,这样的人成就半圣都是有机会的,而要加害这样的人,所要付出的代价也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况且,一洲文运加身,加以时日其就算不修行,自保之力也不会弱于御空境的武人,这样的人又有多少能伤到他?”

“先生您也说了,这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小远一旦接受,就如同一座移动的宝藏。一般人是不敢怎样,但天下这么大,难免会有利欲熏心的人铤而走险对小远不利。”

“这你就更不用担心了。文院既然做出这样的决定,他们会没想到这一点?会有人护着小远的。”

天大的一件事,在陈先生眼中,几句话就分析完了。

“先生,怎么听你这样说来,文院也不是濯清于世嘛,与世间俗人一样,甚至和生意人一样,讲究利益,俗!”

“谁说文院就应该淡然于世?读书人就应该清名淡利?”

陈先生的问题问得红红没反应过来。在红红经常接触的读书人之中,东方、小远都没什么功利心。陈先生对自己几人很好,也没要几人有什么回报。

像文院这么高高在上的地方,世间最优秀的读书人聚集之地,居然和市井之人一样?这红红是想不到的。

没让红红多想,陈先生继续说道,“有所求并不是不好的事。相反,有所求才会有所行,万物才得以运转,这是好事。”

“莫说读书人,就算是圣人、得道的高僧也是有所求的。只是有些求的是己之所得,有些求的是他之所得,有些求的是民之所得,有些求的是天下之所得。终归是有所求的。”

“那先生您呢?你对小远还有我这么好?求的又是什么呢?”

“呵呵,我求的说了你们现在也不明白。等你们以后长大了,会明白的。”

“可我们已经给院主禀报过了,院主让我们等等。”

“院主那边你们不用担心,我与院主说说。”顿了一下,陈先生继续说道,“其实,这件事,最重要的是小远怎么看。”

“我?我都听先生的。”

云远已经习惯在大事上听陈先生的,听东方的。

“小远,你已经长大了,很多事需要你自己决定了。”

“可...”

云远刚开口,就被陈先生给打断了。

“以后无论是我还是东方,都没法一直陪着你的。现在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在能陪着你的时候,多你为想一点,多为你做一点。你的路以后还很长,还会遇到许多人生大事,我与东方不在身边,都该你自己做出选择。”

“我明白了。”云远是聪明人,想了一下就明白了。

“我愿意接受文院的邀请。”

这次云远还是遵循了陈先生的意见,其实心底里还是有所顾忌、担忧的。

“嗯,既然决定了,那就全力以赴地争取、做好。”

“我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