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他看见了上古文明

这时,汪林表情凝重地问:“后面呢?”

“至于后面,他自然是看见了三个球体,在诺亚方舟之中。”

“那球体也是金属,而且非常巨大,后来他猜测——可能是诺亚方舟的动力源;因为那金属球会发光,发出淡淡的光。”

“之后有霓虹的工程学的专家们认为,那可能是一种类似于【核聚变】的反应炉,但要比核聚变更强,目前科学界也没有定论。”

“关键的是!”

面对镜头,江哲双眼一眯,“这诺亚方舟不仅仅是圣经中所描述的一艘,而是多达惊人的五十多艘,且全都是相同形状的金属方舟。”

“这么多啊?”

汪林佯装难以置信地问。

江哲轻轻点头,没有说话。

闻言,观众们面露沉思。

其实这无需江哲解答。

按照直播间观众与学者们的理解。

要保留地球上仅剩的物种,一艘方舟定然是不够的。

而且木内所描述的方舟,看起来并不是大到能概括天际的;反而是比航母大个十几倍,是可以想象程度中的【大】。

方舟要保证人类繁衍,保证物种多样性;五十多艘方舟反而更为合理!

汪林又问:“那,这些方舟,看上去好像不是我们地球本土的;我们地球人...”

“不,曾经就有工程学者,探讨过一些话题。”

“按照我们地球文明,以及地球人的思维;我们是不会建造这种船的。”

“也就是说,只要是地球人,就不会造纯圆的船;这不符合一些地球科学的架构与认知。”

汪林所说的不是毫无道理。

江哲笑着回应:“说得不错。”

“按照目前科学,比如我们地球科学家们,他们就不会将太空飞行器甚至成是圆形的;因为不太实用!”

“要考虑空气动力学,以及未来宇宙间的地月飞船之类的;就不太可能是纯粹的园;反而更像似战斗机似的那种形状。”

“当然,前提是将反重力飞行器研究出来,我们才会考虑更适合地球上已知元素材质的飞船。”

“所以说,飞船与技术与材料的先进程度有关。”

“至于你说木内认为,这诺亚方舟不是地球人的;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未来人的呢?”

此话一出,汪林顿时一脸愕然。

不对啊!

你这跟我之前私底下探讨的节奏与进度不太同啊!

你可没提到过诺亚方舟是未来人的啊!

这你让我怎么接?

汪林好奇地问:“未来人?”

江哲微笑着点头:“嗯,只是科学界有一种说法,正是:我们目前所看见的很多外星人实际上都是来自于未来的地球人;或多或少都是来自不同时期地球的未来;他们来现代,是来考古的。”

说完这话,他转过头看向镜头,“这不是我的个人认为啊;我个人是不太认可这种的。”

随着话落,直播间观众们再度深思。

“未来人...这说法有点新颖。”

“嗯,我真的是头一遭听说过这个,没想到可能很多外星人不是外星人,而是地球未来人。”

“抄了,点子我抄了,最近刚好在写科幻剧本。”

“你敢抄,得付版权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