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如小江同学所说...嗯,那我确实见过,而且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几十上百次,之后才总结出的《道德经》。”
此话一出,庄子教授一脸羡慕嫉妒,“看来我的金牌教授头衔的含金量要远低于你。”
就在下一刻,汪林又开始提问:“江哥,您口中的【道】=【阿卡西记录】,把我国的几千万观众们惊得眼前一亮,所有人都非常认可这个观点。不过还请您深入细说;是否有更多的证据呢?”
闻言,江哲默默点头,“自然是有的。”
“大家应该知晓爱因斯坦,E=MC方的质能方程吧?”
此话一出,无数学子纷纷点头;只有个别高中以下的学子可能还未学到。
“爱因斯坦当时面对外界的提问,是如何想出来能轰动世界的方程的;爱因斯坦给出结论:【我在某一个中午睡午觉时梦见的,甚至相对论都是我梦见的。】”
说到此,江哲的音色变为了中老年人的声音。
“【我在16岁时,一个中午,我梦见自己在追赶一束光;于是我开始思考如果追逐空间中的一束光,会有什么结果呢?”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开始推断,如果我能追上光,就意味着空间中的光像冻结了一样。】”
“【但是,光不会被冻结。因此,光的速度是不会慢下来的,它仍然以光速运动。】”
“【那么,即使我追上了光线,我作为观察者也会发现光速不变,出现变化的是其它东西如时间的变化】。”
“后来!”
“有一天,爱因斯坦跟朋友闲聊,把他的梦告诉了他的朋友们。”
“朋友问他——”
“如果一个人站在火车上,而你的朋友,我,此刻正在地面,一束光线照射在火车的头尾,我跟你会同时看到亮光。”
“但是,我会感觉火车前进的方向早出现光亮。”
“面对朋友的问题,爱因斯坦说:【火车里与地面所看见的不同,说明时空是相对的、同时是可以变化的。】”
“后来,爱因斯坦与朋友之间的多次探讨与总结,这个实验也为建立狭义相对论打下基础。”
“因此,狭义相对论问世。”
“但事情非常可惜,爱因斯坦用着用着,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
面对镜头,江哲眉头一皱,“究竟是哪儿不对劲了呢?”
“那是因为——”
“他意识到,狭义相对论有一个重要的限制:它只适用于惯性系。”
“这就意味着,当狭义相对论涉及到重力等非惯性力时,狭义相对论就不再适用了。”
“他为了将自己的理论推广到更广泛的场景,爱因斯坦开始着手解决引力问题,这最终导致了广义相对论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