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这次的对手是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

“前方为浓雾注意地区。请小心行驶!好有代入感的一句话”

从宇部市出来的菅直人对白色浓雾总有一种莫名的怀念感。

犹记得小时候,聋哑人祖父就是在那样的白色浓雾里,骑着老式自行车,载着年仅八岁的他前往家附近的小学念书。

那会儿,他时常想,要是这样的浓雾永远不会散去就好了。

那样的话,他就可以一直被祖父保护着,载着去学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平和却舒适的生活。

可惜天不遂人愿,菅直人念国中时,祖父就因一场车祸意外去世了。

祖父去世后,他们全家就跟着父亲搬家到了东京都。

自那以后,菅直人基本只有祖父的忌日时,才会带着人手偷偷摸摸跑去宇部市祭奠老人。

在常年浓雾弥漫的宇部市,就有很多贴着这种类似标签的指示牌,以防开车的人在浓雾里触碰到什么不该碰的东西,酿成惨剧。

同样也在读着《熔炉》的达男、明子却丝毫没法从里的浓雾中读出什么怀念之情。

这对聋哑人姐弟在六岁时被亲生父母遗弃,幸好路过垃圾桶的福利院院长看到他们,这才让他们保住了一条小命。

加入福利院后,明子和达男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法融入到院内的生活中。

因为他们的生活理念和三观与福利院的其他聋哑儿童截然不同,所以大家起初也不愿意和他们一起玩。

这事和《熔炉》里写的一模一样。

慈爱聋哑人学校内的孩子们就不是一条心的。

他们之中,有一部分人,来自外界,有一部分人则自幼被学校养育。

不过恰恰相反的是,那些来自外界的聋哑儿童,更像是练马区福利院的大家,而那些自幼被学校养育的孩子,则像是最初的明子姐弟。

“真子学姐,孩子们真的像你说的那样,会出现极端排外的情绪么?”

中,终于把车子停靠妥当,并且在雾津市见到了第一个熟人的北原浩这么询问着眼前那个容貌姣好,身材依旧热辣的女人。

北岛真子,比他大一岁的学姐,曾经都留文科大学最耀眼的校花,无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毕业后却接连拒绝了各种优秀男人的追求,远嫁到雾津市,成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庭主妇。

她的丈夫是当地邮局的一名邮递员,育有两个女儿,都有先天性身体残疾。

北岛真子一直有从事聋哑人公益活动,对这类特殊群体颇为了解。

“会的。不过与其说是排外情绪,不如说是三观和生活理念的不同所造成的性格差异。

其实聋哑人群体,并非像学弟你想象的那样人畜无害。

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畸形,简陋的环境中,自身的缺陷意味着父母大概率也是如此,而那样的父母,又怎么可能能够提供给他们良好的教育环境?

久而久之,有些聋哑儿童比同龄人可凶残多了。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中,是非观念是和正常人截然不同的。”

这些东西也是北岛真子来了雾津市,在接触了一批又一批底层的聋哑人后,领悟的“血的教训”。

她被偷过钱包,被揩油过,被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过,其中的辛酸血泪不足为外人道。

“当然,那只是他们之中的一小部份群体,绝大部分的聋哑人还是各方面的社会弱势群体,需要我们的全力帮助,才能正常存活下来。”

北岛真子说这些,是为了提醒来慈爱聋哑人学校任职的学弟,不要被一些眼前的假象所迷惑。

正常人里有好人坏人,特殊群体亦是如此。

北川老师在《熔炉》里对这些细节刻画得非常细腻,细腻到让明子、达男这种昔日因不良教育而产生过扭曲世界观的聋哑儿童极有代入感。

明子觉得漂亮的蛇喰丽姐姐是温暖的港湾,每次来都能给她和弟弟带来可靠的感觉。

但只见过一次的北川老师,更像是她迷茫人生中的向导,风向标。

好像只要跟着他的脚步,自己的人生就不会走偏了!

这是两三年来,蛇喰丽姐姐从来没带给她过的奇特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