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修路设想!百年大计!

永乐十六年,安南清化府俄乐县土官巡俭黎利召集各部在兰山会盟,起兵反明,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明军无力镇压,叛军或降或反,一直反叛不绝,致使大明陷入了战争泥潭。

直到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即位称帝,考虑到“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竟然直接撤军放弃交趾,黎利于是自行建国,建立后黎朝,于宣德六年被明廷正式册封,从此朝贡不绝。

说实话,明军之所以能够顺利平定安南,主要是因为胡氏政权多行苛政、民心不附,朱棣应陈天平之请,吊民伐罪,救民于水火,又承诺复立陈氏子孙之贤者,这当然受到了安南人民的欢迎,亦不失为仗义之举,但得胜后自食其言,草率地决定将安南化为交趾,却是不得不面临这样的结果。

纵观中国的历朝历代,安南虽曾多次成为中国领土,但自五代吴权以来,已独立成国,一旦直属中国管理,必然遭到安南各阶层人民的反抗,安南可谓从此进入多事之秋。

李祺对太子标的担忧毫不意外,他神色平静,淡淡地开口道:“交趾毕竟脱离中原王朝自成一国,时间长达数百年之久,地方百姓也早已经养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所以短时间内接受不了也很正常。”

他微微停顿,目光沉稳地看向太子标,“我大明要想让安南彻底安稳下来,就必须要改变当地子民的文化习惯,让他们从心里认同他们是大明人,而不是看待我大明是入侵者。大明若想彻底解决安南的隐患,首先要在交趾部署大军,随时能够压制心怀不轨者;其次要在交趾推行教化,让其忘掉自己的语言,改说我大明之语言,写我大明之文字。”

李祺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比划着手势,“只要这一步做成了,那等个两三代人过去,基本上就成了只知我大明而不知安南,到了这个时候我大明才算是真正掌控了交趾。届时便可尝试着将云贵等地的将土官慢慢改成流官,改土归流才能真正地将整个西南之地纳入大明的治下,不然终归是羁縻而已。”他稍作停顿,摸着下巴思索了片刻,然后笑道:“不过现在,咱们可以做一项名垂千古的大事!”

太子标闻言,原本忧虑的脸上顿时神情一喜,眼睛亮了起来,立刻追问道:“文和,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两个字,修路!”李祺嘴角微微上扬,轻笑道。

“修路?”太子标一脸疑惑,眼睛瞪得大大的,“修什么路?”

“修一条从金陵帝都到交趾升龙城的水泥路!”